[实用新型]用于直径大于5米的大齿圈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875.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袁帅;马茂生;李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J15/34;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孙忠浩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径 大于 大齿圈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直径大于5米的大齿圈密封结构,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润滑是延长齿轮啮合面磨损的主要技术措施,对于小直径的齿轮,可以通过构建密闭的齿轮箱就能够解决,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齿轮,构建齿轮箱就不太现实。
直径大于5m的分段式大齿圈,由于齿圈直径太大,一般只能采用环结构的密封方式,现有的环结构密封方式一般都采用油封密封,在油封密封中,动环油封一般为整体环结构,该种结构,由于动环直径太大导致加工后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容易变形影响密封效果。针对整体加工的问题,动环油封为分体多段弧结构,该种结构油封,组装时定环的唇口很容易被动环的拼接接口刮伤磨损,最终导致油封失效。
由此可见,采用油封密封方式对润滑脂的密封非常困难,经常出现润滑脂的泄露,这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造成环境上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用于大直径齿轮的油脂密封存在的润滑脂的密封困难且容易泄露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直径大于5米的大齿圈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直径大于5米的大齿圈密封结构,包括齿圈的密封罩壳、大齿圈和它们之间的密封,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的密封面与大齿圈位于同一中轴线上的环结构,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L型动环,L型动环通过螺栓分段定位固定在大齿圈上,静环通过螺栓分段定位固定在密封罩壳上,L型动环上至少设有两道甩油环,静环上至少设有一道L型挡油环,静环的L型挡油环插入L型动环的两个相邻甩油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罩壳骑跨在大齿圈上,大齿圈的两侧壁均设有密封装置,其中两个L型动环通过螺栓分别分段定位固定在大齿圈两侧壁上,两个静环通过螺栓分别分段定位固定在大齿圈两侧的密封罩壳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大齿圈为分段组合式大齿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静环上设有一密封环槽,并配有压板和一个碳纤维填料密封圈,压板将碳纤维填料密封圈紧紧压迫在密封环槽中,其密封面紧抵L型动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分段组装的迷宫式机械密封装置,其工作原理对动环和静环之间的配合与油封式密封相比,相对比较宽松,因此组装比较方便。由于大齿圈采用分段组合式大齿圈,使得大齿圈加工更加方便。由于静环上设有一密封环槽,并配有压板和一个碳纤维填料密封圈,压板将碳纤维填料密封圈紧紧压迫在密封环槽中,其密封面紧抵L型动环,由于中压板的作用下,碳纤维填料密封圈被紧紧压迫和挤压,其密封面紧抵L型动环,与单独使用机械密封相比,可以大大提升其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密封罩壳,2、大齿圈,3、L型动环,4、甩油环,5、动环挡油环,6、L型挡油环,7、碳纤维填料密封圈,8、压板,9、静环。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齿圈的密封罩壳1、大齿圈2和它们之间的密封,其中,密封装置的密封面与大齿圈2是位于同一中轴线上的环结构,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L型动环3,L型动环3通过螺栓分段定位固定在大齿圈2上,静环9通过螺栓分段定位固定在密封罩壳1上,L型动环上至少设有两道甩油环,静环9上至少设有一道L型挡油环6,静环9的L型挡油环插入L型动环的两个相邻甩油环之间。
由图1可见,在本实施例中,L型动环上设有一道甩油环4和两道甩油环5,三道甩油环,所述的密封罩壳1骑跨在大齿圈2上,大齿圈2的两侧壁均设有密封装置,其中两个L型动环3通过螺栓分别分段定位固定在大齿圈2两侧壁上,两个静环通过螺栓分别分段定位固定在大齿圈两侧的密封罩壳上。静环9上的一道L型挡油环6插入甩油环5的一对甩油环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环9上还设有一密封环槽,并配有压板8和一个碳纤维填料密封圈7,压板8将碳纤维填料密封圈7紧紧压迫在密封环槽中,其密封面紧抵L型动环3。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大齿圈2为分段组合式大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