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和大容量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664.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2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许玉林;龚晓冬;王爱淑;娄豫皖;顾江娜;张旭;许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613;H01M10/643;H01M10/655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容量 | ||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其上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若干电池插装孔的电池夹具,
分别嵌设于各个所述电池插装孔中的若干电池串联片(1),
分别插设在所述各个所述电池插装孔中、且与所述电池串联片相连的若干电池单体(2);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具包括位于下层的绝缘层和位于上层的导电层,所述绝缘层为绝缘支架(3),所述绝缘支架(3)上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若干支架孔(301),所述导电层由若干个并列布置的金属并联条(4)构成,所述金属并联条(4)上贯通设置有一排沿着该金属并联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并联条孔(401),所述金属并联条(4)与绝缘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孔(301)和并联条孔(401)共同形成所述电池插装孔,所述电池串联片(1)与所述并联条孔(401)的孔壁弹性接触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导电层的各个所述金属并联条(4)相互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金属并联条(4)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导电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2)与所述并联条孔(401)的孔壁接触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并联条(4)具有不小于5mm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并联条(4)为整体式结构,其由若干个呈直线状排布的金属管焊接固定或烧结固定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并联条(4)由分体式结构的左半条(402)和右半条(403)对接而成,所述左半条(402)和右半条(403)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一排间隔布置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左半条(402)上的半圆形凹槽与所述右半条(403)上的半圆形凹槽共同形成所述并联条孔(4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并联条(4)与绝缘支架(3)是通过压紧连接块(5)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压紧连接块(5)包括条形的压条(501)以及连接在该压条同一侧且沿压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固定塞(502),所述绝缘支架(3)上开设有若干塞孔(302),所述固定塞(502)穿过相邻金属并联条(4)之间的间隙而固定插设于所述塞孔(302)中,所述压条(501)压在所述金属并联条(4)的上部,从而实现金属并联条(4)与绝缘支架(3)的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联片(1)包括环形的环片(101)以及固定连接在该环片轴向底端的底片(102),所述环片(101)的四周形成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外翻弹片(101a)和径向向内凸出的内翻弹片(101b),所述环片(101)顶端形成有电池插装导向片(101c),所述外翻弹片(101a)与所述电池插装孔的孔壁弹性抵靠连接,所述内翻弹片(101b)与所述电池单体(2)的外壁弹性抵靠连接。
10.一种大容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6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模组和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压紧连接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