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粘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560.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7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钱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晨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45/07;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322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把手主体 把手 不粘锅 阻尼轴 锅体 立柱 本实用新型 插销 锅体侧面 伸缩手柄 竖直状态 位置调节 旋转手柄 一体设置 灶台 水蒸汽 挂环 铰接 挂钩 | ||
不粘锅,包括锅体,所述的锅体上设置有锅盖,所述的锅体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的锅盖上一体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把手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的连接块和立柱通过插销铰接,所述的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置有阻尼轴,所述的把手主体内还设置有伸缩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锅盖需要打开时,旋转锅盖保持竖直状态,旋转手柄主体,用阻尼轴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挂环和挂钩进行进一步固定,水蒸汽不会乱逃,锅盖不占灶台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领域,具体涉及不粘锅。
背景技术
锅具包括有锅体和锅盖,在锅盖和锅体分离时,特别是使用者双手欲进行另外动作时,必须将锅盖放置在另外的台面上。这样,若锅盖凹面向下放置,则边沿下部与台面接触,很不卫生;若锅盖凹面朝上放置,则锅盖放置的很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锅具进行改进。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铰接的锅盖不粘锅,这种形态长期受力,容易坏掉,会导致锅盖掉落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不粘锅,来解决现有的不粘锅锅盖与锅体分离,锅盖使用不方便,占地面积大,内部的蒸汽水容易流到灶台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不粘锅,包括锅体,所述的锅体上设置有锅盖,所述的锅体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的锅盖上一体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把手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的连接块和立柱通过插销铰接,所述的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置有阻尼轴,所述的把手主体内还设置有伸缩手柄。利用力的结构的特殊性,当锅盖90度时,增加支撑元件,所用的力少,支撑效果好,使用年限长久。
作为优选,所述的锅体的底部设置有不沾导热涂层。翻炒过程中,不容易糊锅。
作为优选,所述的锅盖的上端设置有挂环,所述的伸缩手柄上设置有挂钩,所述的挂钩可与挂环固定配合。进一步的加强定位和支撑力,放置锅盖滑落、偏移位置,或者不小心的蹭到。
作为优选,所述的挂钩的底部设置有扭簧。初始状态可以紧贴在伸缩手柄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性能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手柄的端部设置有挡块。伸缩手柄可以通过挡块与时把手主体进行配合,限制最大移出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锅盖需要打开时,旋转锅盖保持竖直状态,旋转手柄主体,用阻尼轴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挂环和挂钩进行进一步固定,水蒸汽不会乱逃,锅盖不占灶台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不粘锅,包括锅体1,所述的锅体1上设置有锅盖2,所述的锅体1侧面设置有把手3,所述的锅盖2上一体设置有连接块22,所述的把手3上设置有立柱24,所述的连接块22和立柱24通过插销23铰接,所述的把手3包括把手主体31,所述的把手主体31上设置有阻尼轴,所述的把手主体31内还设置有伸缩手柄32,所述的锅体1的底部设置有不沾导热涂层11,所述的锅盖2的上端设置有挂环21,所述的伸缩手柄32上设置有挂钩33,所述的挂钩33可与挂环21固定配合,所述的挂钩33的底部设置有扭簧,所述的伸缩手柄32的端部设置有挡块。
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来说有时候煮菜需要焖煮的时候,需要盖上锅盖2。但是需要加入新的食材或者说是加入调料的时候,需要打开锅盖2,握住挂环21,挂环21上包裹有隔热层,整体沿着插销23旋转,旋转90度后,使得连接块22和立柱24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晨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晨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