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亚克力板的造型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414.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3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仁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02 | 分类号: | B29C59/02;B29C35/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克力板 造型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亚克力板的加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亚克力板的造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亚克力板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例如街面上的广告箱、灯箱等,大都采用牢固耐用、造型美观的亚克力板材制作而成,亚克力板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再加工性能,使得其越来越受到青睐。
亚克力板在制作灯箱、广告牌等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造型加工还较少尝试。现在使用最多的灯箱、广告牌大多仅对亚克力板进行裁剪和拼装,再印刷或贴上文字、图案等,虽然造型醒目,但在铺天盖地的各类广告宣传面前,未免不够独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克力板的造型加工装置,可在亚克力板的表面加工出特定的造型,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亚克力板的造型加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底部分布有支架,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加工槽,加工槽的一端穿出底板的一个侧面;所述的加工槽中开设有贯穿底板底面的通槽,通槽上可拆卸地装配有模板,模板上设置有模型槽;所述的底板上方设置有压头,压头内部设置有电热丝,压头可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表面固定有插筒,插筒中以键槽配合的方式设置有立柱,立柱上套装有滑套,滑套的一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的压头,滑套的另一侧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杆为折线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与底板平行的顶板,顶板下表面设置有一对金属柱,金属柱通过电源线与电源插头连接;所述的压头上设置有一对与所述的金属柱对应的插孔,所述的电热丝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的一对插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工槽的侧边缘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宽度与加工槽的宽度相同,限位板上设置有拉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压的方式在亚克力板表面加工出需要的造型,具有操作简单,成型方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更换压头以及与之配合的模具在亚克力板表面加工出不同的造型,扩展性强,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加工造型,增强了亚克力板的实际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两种不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模型槽为半球形,图3中的模型槽为方形;
图中标号代表:1-底板,2-支架,3-加工槽,4-通槽,5-插筒,6-立柱,7-顶板,8-金属柱,9-滑套,10-连杆,11-压头,12-插孔,13-手柄,14-限位板,15-转轴,16-拉杆,17-电源线,18-电源插头,19-模板,20-模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亚克力板的造型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分布有支架2,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加工槽3,加工槽3的一端穿出底板1的一个侧面;所述的加工槽3中开设有贯穿底板1底面的通槽4,通槽4上可拆卸地装配有模板19,模板19上设置有模型槽20;所述的底板1上方设置有金属材质,或易导热材质的压头11,压头11内部设置有电热丝,压头11可在垂直于底板1的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塑形的方式对亚克力板表面进行造型加工,如图1所示,本装置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底板1,底板1上有加工槽3、通槽4,其中,通槽4上方安装模板19,如图2和图3所示,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模板19结构,模板19包括一个矩形的板体,模板19侧面贯连有模型槽20;模型槽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图2中的半球形槽或者图3的矩形槽。而压头11的形状应与模型槽20一致,例如需要在亚克力板表面加工半球形的形状时,应更换图2所示的模板19,并安装图1中所示的半球形的压头11。
本方案中,压头11也是可以方便更换的。具体地,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插筒5,插筒5中以键槽配合的方式设置有立柱6,使立柱6可以上下插拔,但不能转动;立柱6上套装有滑套9,滑套9的一侧通过连杆10连接所述的压头11,滑套9的另一侧设置有手柄13。需要更换压头11时,先拔下立柱6,再将滑套9从立柱6下端滑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仁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仁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垫圈的压纹装置
- 下一篇:橡胶制品印刻文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