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扰流板以及具有它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375.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谷鹏飞;杨宇威;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扰流板 以及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纤维扰流板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扰流板连接在车身上,以有效地减少了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约了燃料,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因此,这样就要求扰流板自身重量不能太大的同时,还要保证扰流板与车身的连接处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已有的扰流板通常为塑料件,长期使用容易出现断裂或与周围部件连接不紧密的情况,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度高、重量轻的碳纤维扰流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碳纤维扰流板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碳纤维扰流板包括:扰流板本体;扰流板加强板,所述扰流板加强板与所述扰流板本体连接且所述扰流板加强板与所述扰流板本体在前后方向上正对,所述扰流板本体和所述扰流板加强板均为弧形且两者的形状相一致;所述扰流板本体、所述扰流板加强板均为依次层叠的多层结构且包括多个碳纤维布层,所述扰流板加强板的碳纤维布层的层数大于所述扰流板本体的碳纤维布层的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纤维扰流板,不仅强度高,而且重量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本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三层结构,所述扰流板本体的第一层和第四层采用第一种碳纤维织布,所述扰流板本体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采用第二种碳纤维织布,其中,所述第二种碳纤维织布的强度高于所述第一种碳纤维织布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本体的第一层和第三层的纤维取向为0/90°,所述扰流板本体的第二层的纤维取向为±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加强板包括依次层叠的四层结构,所述扰流板加强板的第一层和第四层采用第一种碳纤维织布,所述扰流板加强板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采用第二种碳纤维织布,其中,所述第二种碳纤维织布的强度高于所述第一种碳纤维织布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加强板的第一层和第四层的纤维取向为 0/90°,所述扰流板加强板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纤维取向为±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本体和所述扰流板加强板大体为C形,所述扰流板加强板位于所述扰流板本体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至第三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三弧形段的曲率半径相等且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的连接处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的连接处的夹角为钝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本体的宽度为所述扰流板加强板的宽度的3-5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本体与所述扰流板加强板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碳纤维扰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纤维扰流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纤维扰流板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
碳纤维扰流板100,
扰流板本体10,第一弧形段11,第二弧形段12,第三弧形段13,
扰流板加强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和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纤维扰流板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液压履带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