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负离子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234.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弓夷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弓夷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中国香港大围***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离子 处理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负离子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因环境破坏、工业废气等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春夏季节的“沙尘”,秋冬季节的“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加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煤炭燃烧等空气中的微尘、悬浮颗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使得大气中的PM2.5指数严重超标。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严重的损害,人们长期处于雾霾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生。此外,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差,抵抗力较差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中老年患者极有可能因出现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
而用于从空气或其它气体中去除污染物的过滤设备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类设备,均不是在源头处对所述污染物进行处理。
对于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废气排放场所,或者是工业的废气排放处、汽车尾气排放处、冬日居民取暖、采暖的废气排放处,均设置有烟道或排烟管。上述场所使用的烟道目前一般采用由普通材料堆积起来的管道,煤炭、石油、煤气等不完全燃烧后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烟道或排烟管中的污染源并没有采用任何处理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负离子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发明人研究发现,雾霾常是气溶胶微细胶粒,直径大约0.01-10微米,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粘性大,总是有相互粘结聚集成更大的颗粒的倾向。当颗粒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沉降,所以它们是不稳定的,趋于合并聚沉。但雾霾颗粒表面一般带正电性,容易相斥,而不容易相聚增大体积沉降。
负离子(包括O-,CO2-,H2O-和O2-等)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指负离子能够很好地中和空气中带正电的污染细颗粒,破坏颗粒之间的同性电荷,使得正电颗粒变成中性颗粒而失去稳定性聚沉下来。
通过在待处理的气体(如烟道气)的管路中设置一基于负离子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可以产生大量的负离子;所述负离子对于烟道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可以进行有效的包覆作用,使得固体颗粒靠重力作用,就可以沉降;不仅如此,负离子对待处理气体中的含硫、含氮等电负性气体,也具有很好的处理能力;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通过碳刷会发射出大量的高速运动的负离子,该高速运动的负离子与待处理气体中的电负性气体(如水蒸气、氮氧化物或硫化物等)发生碰撞,使待处理气体中的电负性气体发生电离,与二氧化碳作用转化成有机产物;同时该尾气吸收装置还可以向空气中释放多余的对人体也是有益的负离子。
所采用的术语“电负性气体”指通过额外电子的附着,其原子和分子可形成负离子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负离子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气体输入管路、气体处理室和气体输出管路;
所述气体处理室为水平放置的金属反应容器;所述气体输入管路从气体处理室下方的一侧伸出,待处理气体通过所述气体输入管路进入所述气体处理室;所述气体输出管路从所述气体处理室上方的与气体输入管路相对的一侧伸出,经所述气体处理室处理后的气体从所述气体输出管路排出;
所述气体处理室内部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负高压电源相连的负离子碳刷,用于相对地向气体处理室内部释放负离子;所述气体处理室的水平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层衬里,用于防止负离子与金属反应容器内壁接触,而失去处理尾气的能力;所述金属反应容器的外壳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负离子碳刷是一排或多排相对地设置在气体处理室内部的左右两个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负离子碳刷主要由石墨或石墨烯材料制得,所述石墨包括金属(选自铜或银)石墨、天然石墨、浸脂石墨或电化石墨等。
优选地,所述碳刷主要由石墨烯材料制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负离子碳刷有长方形、圆形(即碳刷圈)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各个负离子碳刷之间通过电线或极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负离子碳刷的外加电压为15000~30000V。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负离子碳刷的外加电压为200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弓夷,未经袁弓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控制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气净化反应器及烟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