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盖挖基坑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倒运安拆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125.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君;贾虎军;白钰厚;韩逗;田龙;孙明星;李进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盖挖 基坑 盖板 下方 横向 支撑 倒运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运安装施工结构,特别是一种半盖挖基坑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倒运安装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中城市相继展开轨道交通建设。因为地铁车站常建设于市区主要道路上方,为了保证施工期间的道路通畅,经常采用半盖挖顺作法,在车站一侧施工临时盖板,盖板上方行驶车辆。从车站另一侧进行物料垂直运输、钢支撑安装以及土方外运等施工。但是在采用此种方法施工时,只能在无盖板一侧用汽车吊吊运安拆钢支撑,而在盖板下方,无法吊运安拆横向钢支撑,所以在半盖挖法地铁车站施工中,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的安拆施工是施工中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半盖挖基坑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倒运安拆施工结构,采用该结构能够完成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的吊运和安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盖挖基坑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倒运安拆施工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盖板下方的吊环和手拉葫芦,在所述吊环上穿装有粗麻绳,所述粗麻绳的两端垂落至坑底,所述手拉葫芦通过所述粗麻绳挂至所述吊环上,所述吊环预埋在支承盖板的围护结构冠梁上。
在相邻的两个横向钢支撑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吊环。
所述吊环是采用直径30-50mm圆钢制成的。
所述粗麻绳的直径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盖板下预埋吊环,采用吊环作为手拉葫芦的挂点,横向牵引吊运横向钢支撑,从而解决了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无法吊运安拆的问题,保证了横向钢支撑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横向钢支撑的安拆施工效率。在横向钢支撑的安拆施工完成后,将粗麻绳重新穿至吊环上,卸掉手拉葫芦,能够节省租赁手拉葫芦的费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中:1、横向钢支撑;2、盖板;3、吊环;4、围护结构冠梁;5、手拉葫芦;6、粗麻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半盖挖基坑盖板下方横向钢支撑倒运安拆施工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盖板2下方的吊环3和手拉葫芦5,在所述吊环3上穿装有粗麻绳6,所述粗麻绳6的两端垂落至坑底,所述手拉葫芦5通过所述粗麻绳6挂至所述吊环3上,所述吊环3预埋在支承盖板2的围护结构冠梁4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横向钢支撑1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吊环3。所述吊环3是采用直径30-50mm圆钢制成的。所述粗麻绳6的直径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及使用方法:
一)首先施工盖板2,盖板2由围护结构冠梁4和位于格构柱上的纵梁支承,盖板2、围护结构冠梁4和纵梁同时浇筑。在浇筑前,施工围护结构冠梁钢筋时,在围护结构冠梁4的下面预设吊环3,间距3m,沿基坑长度方向布置在两道横向钢支撑1中间。
二)土方开挖,当土方开挖至盖板2下一人高时,在吊环3上穿一根长粗麻绳,并使其两端垂落至坑底。
三)当土方向下开挖至横向钢支撑1的架设高度时,采用粗麻绳6将手拉葫芦5的倒链牵引至吊环3上,使手拉葫芦5挂在吊环3上,通过手拉葫芦5将横向钢支撑1倒运至盖板2的下方并实施安装。在完成横向钢支撑1的安装后,采用手拉葫芦5的倒链将粗麻绳6牵引至吊环3上,使粗麻绳6再次穿装在吊环3上,两端垂落至坑底,然后卸掉手拉葫芦5。
四)继续下一层土方开挖,在之后进行的横向钢支撑安装及拆除施工中,采用同样方法进行。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 下一篇:III‑N器件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