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面钻头式掏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8347.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张中;刘洪波;张文帅;杨宏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金核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面 钻头 掏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勘探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面钻头式掏心器。
背景技术
钻探工程是一项极其隐蔽的地下工程,在施工中一直伴随着大量随机性、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地层岩石认识不清、钻探工艺选择不当或者操作人员的判断失误,都会造成钻孔孔内发生事故。当遇到烧钻后,钻头与岩石烧结在一块而留在孔底时,就需要专用工具进行处理。
在发生烧钻后,一般技术方案有三种:
1.采用小一级钻头从事故钻头中心钻进,将烧结岩石钻碎后打捞事故钻头。但使用小一级钻头时,在原孔内,钻具不容易对正,钻头会切削事故钻头,偏磨容易导致钻头卡在事故钻头上,使事故叠事故。
2.采用大一级钻头扩孔钻进,钻至事故位置后,继续钻进包裹事故钻头,扭断岩心将其一起打捞出孔。但扩孔易出现偏斜,需要带导向,过程费时费力,对钻孔结构有很大影响。
3.用同口径金刚石磨削面将事故钻头一起磨削掉。此种处理方法会将事故钻头破坏,在孔底留下金属碎片,为后续施工留下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面钻头式掏心器,有较高强度,能在原孔径中破碎事故钻头中心的岩心,较为完整的打捞事故钻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面钻头式掏心器,包括磨削段、过渡段和接头段,所述过渡段两端分别连接磨削段和接头段,所述接头段顶部设有用来连接固定装置的螺纹,接头段为圆柱体,直径与原孔直径相同,所述磨削段底部设有金刚石磨削面,磨削段为圆柱体,磨削段的直径比接头段直径小20~30毫米;所述金刚石磨削面的唇面为圆形,唇面中心开有圆形水口一,唇面中部一周均匀分布4个圆形水口二,圆形水口二的间隙之间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为圆台体。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水口二的直径大于圆形水口二。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3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金刚石磨削面以电镀的形式镶嵌在磨削段底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度高,避免发生偏磨和事故叠加;利用与原孔的间隙配合进行对正,省去导向工具和步骤,节省时间和成本,尤其对于野外钻探而言,工具精简实用是必须的;磨削段孔径小,有较高强度,金刚石磨削面唇面的设计,对钻孔结构影响小,能在原孔径中破碎事故钻头中心的岩心,较为完整的打捞事故钻头,大大提高成功率;对事故钻头破坏小,不会残留金属碎片,消除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金刚石磨削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磨削段,2-过渡段,3-接头段,4-金刚石磨削面,41-圆形水口一,42-圆形水口二,4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一种全面钻头式掏心器,包括磨削段1、过渡段2和接头段3,所述过渡段2两端分别连接磨削段1和接头段3,所述接头段3顶部设有用来连接固定装置的螺纹,接头段3为圆柱体,直径与原孔直径相同,所述磨削段(1)底部设有金刚石磨削面4,磨削段1为圆柱体,磨削段1的直径比接头段3直径小20~30毫米;所述金刚石磨削面4的唇面为圆形,唇面中心开有圆形水口一41,唇面中部一周均匀分布4个圆形水口二42,圆形水口二42的间隙之间设有凹槽43。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2为圆台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水口二42的直径大于圆形水口二42。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3)的深度为2~3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磨削面4以电镀的形式镶嵌在磨削段1底部。
当需要处理钻孔烧钻事故时,将掏芯器的接头段3与驱动装置连接,将整个装置深入原孔中,当磨削段1顶到烧结处,接头段3卡在原孔中(与原孔大小吻合)时,开启驱动装置使磨削段1钻进烧结处0.5米,再对烧结在仪器的钻具进行敲打使之松动后打捞。接头段3的直径大小和原孔直径大小相同,可有效避免偏磨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金核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金核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8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