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革废气回收用绕管式换热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8184.3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彬;黄学斌;徐火力;庄鹏辉;林燏;黄启斌;范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F26B23/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革 废气 回收 用绕管式 换热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革废气回收用绕管式换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方案是辊轮中的导热油是先通过燃煤加热达到所需温度后然后通入辊轮,燃煤不仅效率低,而且污染大;另外烘箱燃气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干燥布之后直接排放,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合成革废气回收用绕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循环换热,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更好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合成革废气回收用绕管式换热器装置,包括一用于传输合成革面料的辊轮输送机构、设置于辊轮输送机构下方用于烘干合成革面料的烘箱、绕管式换热器和存储有导热油的油箱,所述油箱的输出端连接一导热油管,所述导热油管与加热辊轮的导油通道相连通;所述导热油管还与所述绕管式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烘箱的废气排放端与所述绕管式换热器相连通,加热辊轮后的导热油经导热油管回收至绕管式换热器与烘箱的高温气体烘干后产生的废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导热油经绕管式换热器的输出端输出至导油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绕管式换热器的输出端经一输油管道与导油通道进口相连通,所述输油管道上连通设有一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输油管道靠近温度传感器处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经一控制单元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管上还设有一高温热泵,通过高温热泵将加热辊轮后的导热油输入至绕管式换热器中,所述高温热泵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内设有一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的输出端经一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导热油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废气过滤器,所述烘箱的废气排放端经所述废气过滤器与所述绕管式换热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绕管式换热器还经一第二单向阀与所述油箱相连通,用于将绕管式换热器中膨胀的导热油输入至油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烘箱出来的高温废气加热辊轮加热所需的导热油,达到能源充分利用。辊轮内部通高温导热油,高温导热油将热量传给辊轮,进而加热合成革面料,另外烘箱通过燃烧天然气产生高温气体,将高温气体喷在移动的合成革面料上达到烘干的效果,将烘箱内部的高温气体对合成革面料烘干之后产生的废气通入到绕管式换热器进而与辊轮加热后出来的导热油进行热交换,达到利用废气加热导热油的目的,之后将废气排出,加热后的导热油从换热器的另一端排出重新输入至辊轮中,实现废气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管式换热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管式换热器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中:1-辊轮输送机构;100-辊轮;2-油箱;3-绕管式换热器;4-烘箱;5-废气过滤器;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高温油泵;9-温度传感器;10-加热管;11-导热油管;12-输油管道;13-合成革面料;14-废气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合成革废气回收用绕管式换热器3装置,包括一用于传输合成革面料13的辊轮输送机构1、设置于布料输送机构下方用于烘干合成革面料13的烘箱4、绕管式换热器3和存储有导热油的油箱2,所述油箱2的输出端连接一导热油管11,所述导热油管11与辊轮输送机构1中辊轮100的导油通道相连通;所述导热油管11还与所述绕管式换热器3相连通,所述烘箱4的废气排放端与所述绕管式换热器3相连通,加热辊轮100后的导热油经导热油管11回收至绕管式换热器3与烘箱4的高温气体烘干后产生的废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导热油经绕管式换热器3的输出端输出至导油通道内。
从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烘箱4出来的高温废气加热辊轮100加热所需的导热油,实现导热油的循环利用,达到能源充分利用,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未经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8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集热干燥系统
- 下一篇:干燥炉VOC废气再循环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