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冷水箱漏氢量取样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7968.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汪献忠;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42;G01N33/00;G01F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漏氢量 取样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漏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冷水箱漏氢量取样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一氢一氢式冷却发电机组是指冷却方式采用定子绕组水冷、转子绕组氢冷,铁心及其它构件氢冷的发电机组。由于氢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在某些发电机冷却系统密封不理想的情况下,发电机内的氢气能渗漏到发电机壳外或定子绕组内冷水中,内冷水中含氢将使氢气湿度增加。
发电机漏氢监测装置是保证氢冷发电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测设备,监测的对象是定子绕组水内冷系统及其封闭母线和密封油系统的密封性。其中水系统的监测最重要,由于发电机氢压高于水压,当定子内冷水系统有渗漏故障时,定子内冷水箱中应有氢气逸出。内冷水中的氢气渗漏故障可能是由线棒绝缘及铜线磨损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水接头密封失效、焊缝开焊、绝缘引水管损伤等其它原因造成的,由于各种渗漏故障都可能引发相间或对地短路事故,因而一旦检测出内冷水系统漏氢量增大,就意味着严重的事故前兆,所以发电机漏氢监测装置有早期故障报警的重要作用。对该装置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长期稳定工作,对故障不误报、不漏报。
二十五项(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反措规定,氢冷发电机应当加装漏氢检测装置。据了解目前我国各电厂氢冷发电机大多均配有漏氢监测装置,在内冷水箱的漏氢监测方面,漏氢检测探头(传感器)有电化学式和催化燃烧式,这两种产品覆盖范围很大。催化燃烧的传感器具有耐用的优点,但测量精度低,不适用于长时间(年、月)的漏氢量的监测;氢含量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寿命长的优点,但存在检测不准确的现象。
据市场调查发现,氢冷发电机组内冷水箱配备的漏氢监测装置(主要为检测探头)能正常使用的几乎没有,都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针对漏氢含量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我公司技术人员研究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冷水漏氢量测量的取样存在问题。
漏氢监测装置的传感探头一般安装在内冷水箱的顶部,当氢气泄漏发生时,内冷水箱的顶部不仅含有少量氢气,还有来自内冷水形成的水蒸气,其温度约在60℃~70℃,即,内冷水箱取样的气体为泄漏的氢气和60~70℃水蒸气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需要降温后,再检测氢气的浓度。目前,内冷水箱漏氢量取样测量装置常用的降温方式为自然散热方式,该方式虽然能将取样的混合气体降温到20~30℃,但该混合气体仍然含有一部分水蒸气。
现阶段,检测氢气的电化学传感器探头主要是利用隔膜来隔离水后再检测氢气的含量,但隔膜并不能有效的隔离取样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这样,现有的取样装置直接造成泄漏氢气含量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进而也导致(年月日)漏氢量的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有效地降低内冷水箱漏氢量取样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进而能准确检测氢气浓度和漏氢量的内冷水箱漏氢量取样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内冷水箱漏氢量取样测量装置,包括放於水进气接头、下安装转换接头、上安装转换接头、多柱式自然散热片、三通接头、湿度含量观察透明容器、氢气流量计量仪表、氢含量传感器和取样管,放於水进气接头的上端出气口与下安装转换接头的进气口连接,多柱式自然散热片设置在下安装转换接头和上安装转换接头之间,下安装转换接头的出气口通过多柱式自然散热片内部的通道与上安装转换接头的进气口连通,取样管的进气口与上安装转换接头的出气口连接,取样管的出气口与三通接头的一个端口连接,氢含量传感器的监测口连接在三通接头第二个端口上,三通接头的第三个端口通过分支进气管与湿度含量观察透明容器的进气口连接,湿度含量观察透明容器的出气口通过分支出气管与氢气流量计量仪表的进气口连接,氢气流量计量仪表顶部设置有出气口。
还包括半导体制冷器和半导体散热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套装在取样管外壁,半导体散热器与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面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於水进气接头在进气的同时可有效防止过量水流入;多柱式自然散热片内有中空的管路,取样的气体从放於水进气接头的进气口进入后,依次进入下安装转换接头、多柱式自然散热片、上安装转换接头,在此过程中,多柱式自然散热片对取样气起到散热的作用,可将取样气体从RH100%降到RH80%,即取样气体中的大量的水蒸气冷却后变成水,凝结在多柱式自然散热片的管壁上亦或顺着管壁下流经过放於水进气接头流出。多柱式自然散热片对取样气进行第一次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7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