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酒驾警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7660.X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0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姝含;田娅倩;李慧东;陈彦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姝含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B60N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警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酒驾警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酒驾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酒后驾驶的标准国家制定有国家的标准,即由国家公安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其具体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及醉酒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方法,为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警察在对待驾驶人员是否属于酒后驾驶提供了法律判断依据,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现有酒驾采用呼吸式检测,其检测方法需要与正常人进行对比才能判断驾驶员是否酒驾,导致其稳定性和精度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酒驾警示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现有酒驾采用呼吸式检测,其检测方法需要与正常人进行对比才能判断驾驶员是否酒驾,导致其稳定性和精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酒驾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谱处理器;
所述图谱处理器用于若驾驶员检测的红外图谱的O-H键一级倍频吸收峰与C-H键二级倍频吸收峰之间的波段在1230nm~1450nm范围,则确定所述驾驶员酒驾。
进一步,所述警示系统还包括压力感受器,所述压力感受器感应人体压力且触发输出于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形成的个体特定的红外图谱。
进一步,所述警示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定位装置,所述传感器定位装置包括颈部识别装置和颈部定位装置。
所述颈部识别装置用于将红外线传感器定位于人体颈部平面;所述颈部定位装置将红外线传感器接触于人体颈部。
进一步,隐藏于靠背内的颈部识别装置机械连接于颈部定位装置,所述颈部定位装置机械连接于红外线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颈部识别装置采用成像识别技术识别人体颈部,所述颈部定位装置采用热成像识别技术识别定位人体颈部。
进一步,所述颈部识别装置包括微型摄像头及摄像头升降装置,所述颈部定位装置包括热成像传感器及传感器平面环绕装置。
进一步,所述微型摄像头经摄像头升降装置的垂直驱动通过成像识别人体颈部且定位于人体颈部平面,随动于摄像头升降装置的热成像传感器在人体颈部平面通过传感器平面环绕装置热成像环绕接触识别人体颈部圆周表面。
有益技术效果:
1、本专利采用若驾驶员检测的红外图谱的O-H键一级倍频吸收峰与C-H键二级倍频吸收峰之间的波段在1230nm~1450nm范围,则确定所述驾驶员酒驾,通过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的不同,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形成的个体特定的红外图谱,所述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的不同包括当红外线照射到目标红外线分子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被目标红外线分子吸收,基于每种分子的独特的组成和结构形成目标红外线分子特定的红外吸收光谱,由于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到目标红外线分子,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特定的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独特的组成和结构,所以形成的红外光谱有所不同,在近红外光谱酒精含量测量中,通常是通过分析酒精C-H键和O-H键的倍频或合频吸收峰来确定酒精度,基于样本归一化透射率光谱图提出酒精含量分析最佳谱段大约在1230nm—1450nm范围内,即O-H键一级倍频吸收峰与C-H键二级倍频吸收峰之间的波段。当传感器感知所形成的红外图谱符合这一波段,则判断此驾驶员酒驾,由于发射红外辐射光束动态扫描人体,探测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信号,形成酒精的红外图谱,由于1230nm—1450nm是光谱的酒精浓度阈值,其精度高判断准确,由于其基线稳定通常不会发生漂移,因此,不但不用进行比对实验,而且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2、本专利采用所述红外线接触于人体皮肤且照射到人体颈部,通常人体的颈部是不具有衣物遮挡的部分,而且驾驶员饮酒过程中,酒水必须要通过颈部,因此选择颈部的测量既科学又实用,因此这样既能精准地识别颈部位置,也能更好地避免了由于衣物干扰等造成红外线测量不精准的问题。
3、本专利采用所述红外线经人体压力信号触发,它是反馈控制传感器的开关,当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压力时,红外传感器的开关启动,其次,可以避免酗酒人通过换人再驾驶的方式蒙蔽系统进行驾驶,因为当压力感受器发生明显变化时,红外传感器将进行二次检测。那么我们的车座安装上压力感受器这一装置,存在破坏车座的问题,从而缩短车座的使用寿命,改进方案是尽量把压力感受器做到最小化,然后尽可能的固定在车座下,不仅提高舒适度也延缓了车座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姝含,未经周姝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7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