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发霉的壶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7136.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紫丁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杜寅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柱 塑料外盖 内圈 外螺旋 塑料 本实用新型 环形凹槽 内螺旋 外侧面 发霉 壶盖 使用安全性 底端密封 结构设置 咬合固定 霉变 木盖 木质 侧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发霉的壶盖结构,包括带堵塞柱的木盖,在堵塞柱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有塑料内圈,在塑料内圈的外侧面固定有外螺旋牙位,在堵塞柱的外侧还设有底端密封的塑料外盖,塑料外盖的内侧面设有与外螺旋牙位相配合的内螺旋牙位,塑料外盖套设置在塑料内圈的外侧并通过外螺旋牙位和内螺旋牙位相咬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塑料内圈和塑料外盖,从而可以避免堵塞柱与壶中液体直接接触,从而可有效的防止木质的堵塞柱发生霉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壶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发霉的壶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带有木盖的玻璃水壶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类产品的木盖加工工艺简单,成型后再在其表面釉上清漆而成。清漆分为一般清漆和环保清漆两种。环保清漆成本高但健康低毒,一般清漆与之相反。但是,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盖子表面的清漆会脱落导致容器中的液体被污染,盖子底部会发霉有异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使用者健康安全。目前市场上有些木盖带有金属小盖来防止木盖掉漆发霉,但也只是简单的把金属盖钉在盖子上,装配不合理,通用性也不强,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防止木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新型防发霉的壶盖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发霉的壶盖结构,包括带堵塞柱的木盖,在所述堵塞柱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塑料内圈,在所述塑料内圈的外侧面固定有外螺旋牙位,在所述堵塞柱的外侧还设有底端密封的塑料外盖,所述塑料外盖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外螺旋牙位相配合的内螺旋牙位,所述塑料外盖套设置在塑料内圈的外侧并通过外螺旋牙位和内螺旋牙位相咬合固定。
在所述塑料外盖的底部侧面上设有环形密封卡槽,在所述环形密封卡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圈。
所述塑料内圈的厚度大于环形凹槽的深度。
所述环形密封卡槽为一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塑料内圈和塑料外盖,从而可以避免堵塞柱与壶中液体直接接触,从而可有效的防止木质的堵塞柱发生霉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新型防发霉的壶盖结构,包括带堵塞柱1的木盖2,在所述堵塞柱1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3,在所述环形凹槽3内设有塑料内圈4,在所述塑料内圈4的外侧面固定有外螺旋牙位5,在所述堵塞柱1的外侧还设有底端密封的塑料外盖6,所述塑料外盖6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外螺旋牙位相配合的内螺旋牙位,所述塑料外盖套设置在塑料内圈的外侧并通过外螺旋牙位和内螺旋牙位相咬合固定。
在所述塑料外盖的底部侧面上设有环形密封卡槽7,在所述环形密封卡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圈8。
所述塑料内圈的厚度大于环形凹槽的深度。
所述环形密封卡槽为一条。
通过创新式的将木盖底部包裹的结构,避免木材与容器里的液体接触,同时有效解决了木盖底部发霉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紫丁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紫丁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7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壶手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实用的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