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护颈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483.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传;王诗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信和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颈区 石墨烯 发热层 左连接带 护颈垫 柔软面层 透气网层 一体连接 右连接带 导线连接 电源连接 使用区域 魔术扣 魔术贴 夹层 护颈 辐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颈垫,提供一种石墨烯护颈垫,解决现有的护颈垫辐射大、需要与220v的电源连接才可使用、使用区域局限性大的缺陷,包括护颈区、设于护颈区左侧与护颈区一体连接的左连接带、设于护颈区右侧与护颈区一体连接的右连接带,所述左连接带上设有魔术扣,所述右连接带上设有魔术贴,所述护颈区包括表层柔软面层,设于表层柔软面层内的石墨烯发热层,设于石墨烯发热层上的透气网层,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与透气网层之间设有艾草包夹层,所述左连接带上设有usb接口,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与usb接口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颈垫,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护颈垫。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长期操作电脑的人群,或是长期使用过高或过低枕头的人都会引起颈椎病,这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现青年中颈椎病的患病率也呈长升趋势。患有颈椎病的人群轻者颈、肩或肢体酸、麻、胀、痛、硬等,严重者会引起瘫痪、失明。而且患有颈椎病也容易引起很多种其它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缺血性脑病、神经衰弱等等。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的顽固疾病,给患者在工作与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更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有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有牵引、理疗、按摩、手术等,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需住院治疗,而且治疗时间长、费时、费力,费用也较高,许多患者用这些方法治疗时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长期坚持治疗,造成疗效欠佳。
现有的护颈垫,其一般不具有发热功能,具有发热功能的一般需要与220V的电源连接,辐射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需要在有220v的电源处才可使用,使用区域局限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烯护颈垫,解决现有的护颈垫辐射大、需要与220v的电源连接才可使用、使用区域局限性大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石墨烯护颈垫,包括护颈区、设于护颈区左侧与护颈区一体连接的左连接带、设于护颈区右侧与护颈区一体连接的右连接带,所述左连接带上设有魔术扣,所述右连接带上设有魔术贴,所述护颈区包括表层柔软面层,设于表层柔软面层内的石墨烯发热层,设于石墨烯发热层上的透气网层,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与透气网层之间设有艾草包夹层,所述左连接带上设有usb接口,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与usb接口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用于供电的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通过数据线与usb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护颈区的表层上还设有可充气层,所述可充气层上设有通气阀门。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护颈垫,其护颈区包括表层柔软面层,设于表层柔软面层内的石墨烯发热层,设于石墨烯发热层上的透气网层,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与透气网层之间设有艾草包夹层,在左连接带上设置usb接口,通过导线与usb接口连接,在需要使用时,使用移动电源供电,移动电源的电压为5V,即常见的用于给手机充电的充电宝即可作为本新型石墨烯护颈垫的供电电源,可随身携带,在办公室、车上、家里均可使用,不需要与220v的电源连接才可使用,使用区域没有局限性,再者,采用低压电源供电及石墨烯本身的采用决定了其没有辐射作用,使用安全,另外,护颈区的表层还设置有可充气层,使用时可以通过通气阀门对其进行充气,此时,护颈垫可充当枕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颈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信和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信和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