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76450.9 | 申请日: | 201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孔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59 | 代理人: | 郝晓霞 |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组合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
背景技术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浙江杭州、温州等地有农民或者企业家出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以此来引起大家对水污染严重程度的关注,虽然各个环保局长都选择了沉默或者拒绝,但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现有的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还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在每一层的过滤过后均会留下残渣,然而现在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还不能更加有效的处理这些残渣,还有就是在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的固定和分离方面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包括过滤器盖板和过滤器器身,所述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开设有进水口,且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位于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送带与控制杆传动连接,且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位于第一电机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过滤器盖板通过连接块与过滤器器身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上的外表壁上设置有控制块,且过滤器器身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栅格、厌氧消化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栅格中间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通过传送带与风扇传动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的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对应的连接箱,所述过滤器器身两侧外表壁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且沉淀仓的两侧开设有进料管,所述过滤器器身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过滤器底座连接,所述过滤器底座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清水出口的控制阀,所述过滤器底座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料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进料管上均设置有控制进料管的控制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个连接杆关于过滤器器身的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栅格之间的距离为10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器盖板与过滤器底座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过滤器器身的内部设置有三个风扇,分别设置有在第一过滤网、栅格、厌氧消化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中间位置处,且风扇的对面位置处对应设置有连接箱,可以去除每一层残留的残渣,将残渣吹到连接箱内,因此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污水处理,使得内部不会每一层之间不会堵塞,其次,过滤器盖板、过滤器器身和过滤器底座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且可以拆卸,因此当过滤器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做出处理,方便过滤器本体的清洗,最后,过滤器器身的两侧外表壁上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可以通过螺栓口与其他稳固性物品连接,同时底部的拐角处也设置有支撑杆,因此增加了过滤器本体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器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进水口、2-连接块、3-控制块、4-连接杆、5-螺栓口、6-沉淀仓、7-控制阀、8-控制杆、9-第一电机、10-排气孔、101-过滤器盖板、102-过滤器器身、103-过滤器底座、11-搅拌杆、12-第一过滤网、13-进料管、14-第二过滤网、15-清水出口、16-支撑杆、17-风扇、18-第二电机、19-连接箱、20-栅格、21-厌氧消化层、22-活性炭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4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湿地系统及其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铝合金型材(内嵌式证照框条A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