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76207.7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益 |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活性 微生物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而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而一旦上述活性微生物直接排入环境中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然而,对于现有的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而言,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活性微生物杀灭效果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该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好,且能够有效地杀灭废水中的活性微生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有蒸汽混合箱体,蒸汽混合箱体的内部成型有蒸汽混合腔室,蒸汽混合箱体包括有从外至内依次层叠布置的外侧金属层、中间保温层、内侧金属层;
蒸汽混合箱体的上表面装设有废水进液管,废水进液管的上端部延伸至蒸汽混合箱体的上端侧,废水进液管的下端部朝下延伸至蒸汽混合腔室内,废水进液管的下端部装设有喷淋头;蒸汽混合箱体的下表面装设有朝下凸出延伸且与蒸汽混合腔室连通的废水出液管;
蒸汽混合箱体的下端部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入管的内端部延伸至蒸汽混合腔室内,蒸汽输入管的外端部延伸至蒸汽混合箱体的外端侧;蒸汽输入管的内端部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且与蒸汽输入管连通的安装接管,安装接管螺装有呈圆柱体形状的蒸汽喷出头,蒸汽喷出头的内部成型有与安装接管连通的蒸汽进入孔,蒸汽喷出头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与蒸汽进入孔连通的蒸汽喷出孔;
该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还包括有蒸汽发生器、蒸汽输送泵,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输送管道与蒸汽输送泵的蒸汽入口连接,蒸汽输送泵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输送管道与蒸汽输入管连接。
其中,所述外侧金属层、所述内侧金属层分别为不锈钢层。
其中,所述中间保温层为保温石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其包括有蒸汽混合箱体,蒸汽混合箱体的内部成型有蒸汽混合腔室,蒸汽混合箱体包括有从外至内依次层叠布置的外侧金属层、中间保温层、内侧金属层;蒸汽混合箱体的上表面装设有废水进液管,废水进液管的上端部延伸至蒸汽混合箱体的上端侧,废水进液管的下端部朝下延伸至蒸汽混合腔室内,废水进液管的下端部装设有喷淋头;蒸汽混合箱体的下表面装设有朝下凸出延伸且与蒸汽混合腔室连通的废水出液管;蒸汽混合箱体的下端部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入管的内端部延伸至蒸汽混合腔室内,蒸汽输入管的外端部延伸至蒸汽混合箱体的外端侧;蒸汽输入管的内端部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且与蒸汽输入管连通的安装接管,安装接管螺装有呈圆柱体形状的蒸汽喷出头,蒸汽喷出头的内部成型有与安装接管连通的蒸汽进入孔,蒸汽喷出头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与蒸汽进入孔连通的蒸汽喷出孔;该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还包括有蒸汽发生器、蒸汽输送泵,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输送管道与蒸汽输送泵的蒸汽入口连接,蒸汽输送泵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输送管道与蒸汽输入管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杀灭废水中的活性微生物。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蒸汽混合箱体 11——蒸汽混合腔室
12——外侧金属层13——中间保温层
14——内侧金属层21——废水进液管
211——喷淋头 22——废水出液管
31——蒸汽输入管311——安装接管
32——蒸汽喷出头321——蒸汽喷出孔
4——蒸汽发生器 5——蒸汽输送泵
6——蒸汽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含有活性微生物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有蒸汽混合箱体1,蒸汽混合箱体1的内部成型有蒸汽混合腔室11,蒸汽混合箱体1包括有从外至内依次层叠布置的外侧金属层12、中间保温层13、内侧金属层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益,未经杨志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驾驶员识别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