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肌肉功能训练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5983.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61F5/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件 前庭 弧形板 功能训练 口腔肌肉 口腔前庭 牵引装置 矫正器 唇颊 弧形板中部 弧形顶端 一体成型 人体牙 牵拉 适配 系带 口腔 佩戴 避开 垂直 | ||
一种口腔肌肉功能训练矫正器,包括垂直佩戴在口腔前庭沟的前庭盾、用于牵拉前庭盾的牵引装置以及连接所述前庭盾和牵引装置的牵引件;所述前庭盾设置于人体牙列与唇颊之间,包括一与口腔前庭相适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中部设置有用于避开口腔唇颊系带的凹槽;所述牵引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弧形板其弧形顶端的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与弧形板一体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肌肉功能训练矫正器。
背景技术
幼儿唇肌发育不良、老年人口腔肌肉老化、病患颌面功能紊乱等都会导致唇肌力量不足,闭口不全。当此类人群在睡觉或身体放松时,嘴巴会不自主的张开,造成用口呼吸、打鼾等问题,长期采用口呼吸易造成上唇缩短、外翻,上切牙唇倾明显,切牙间散在间隙,开唇露齿等严重后果。
目前,治疗口呼吸的方法一般是先治疗鼻腔及上气道阻塞的疾病,然后采用矫正器纠正口呼吸习惯。这些矫正器的不足在于需要长时间佩戴,佩戴过程中经常出现脱落现象,针对该问题,通常的做法是以咬合板、内外挡板、牙槽等方式增加矫正器放置于口内结构,或加入钢丝等固定装置防止脱落。此类方法易使患者产生牙齿酸痛等不适感,严重者损伤牙齿和牙龈等,使患者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难以锻炼到口腔肌肉,患者恢复较慢,效果不好。而且上述方法通常需要利用患者的上下牙咬合或固定,对于牙齿缺失的患者几乎无法适用。
因此,发明一种口内结构简单、佩戴舒适、适用人群广的口腔肌肉功能训练器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口腔肌肉功能训练矫正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口内结构复杂、佩戴困难、适用人群面窄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口腔肌肉功能训练矫正器,包括垂直佩戴在口腔前庭沟的前庭盾、用于牵拉前庭盾的牵引装置以及连接所述前庭盾和牵引装置的牵引件;
所述前庭盾设置于人体牙列与唇颊之间,包括一与口腔前庭相适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中部设置有用于避开口腔唇颊系带的凹槽;
所述牵引件设置在所述弧形板的弧形顶端,与弧形板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数量为二,对称位于所述前庭盾中部的上下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为硅胶材料制作的弧形板,具有平滑的外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一环形牵引带。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为牵引环,所述牵引环的直径至少满足可以满足单个手指或所述牵引装置通过。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不设置有钢丝、挂钩、咬合板、牙槽等结构,使用时仅前庭盾放置于口内,一体成型,结构简单。
2.通过前庭盾和牵引装置配合使用达到训练及矫正的目的,操作方便,无需长时间佩戴。
3.训练器主体采用硅胶类材质,具有平滑的边缘,避开唇颊系带的凹槽设计使佩戴更加舒适。
4.无需利用口腔的上下牙咬合或固定,牙齿缺失患者使用无障碍,适用人群广。
5.牵引装置为柔性材质牵引带,大孔径的牵引环设计,使牵引装置甚至手指可以顺利通过,方便调节牵引距离,可设计多种牵引方式,适合不同训练需要。
6.弧形板与牵引件一体成型,没有接口缝隙,利于消毒和清洁,同时不易松脱和断裂,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前庭盾和牵引件立体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前庭盾和牵引件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未经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5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