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公路高墩现浇梁抱箍钢棒组合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5658.9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檀巧钟;张述明;林美辉;张坤樵;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高墩现浇梁抱箍钢棒 组合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建设,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高墩现浇梁抱箍钢棒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梁支架方案常用的有满堂支架和钢管贝雷支架2种支架方式,适用范围广,施工技术成熟;但对于一些地势陡峭且地质条件差的高墩现浇梁,如何考虑其支架方案是一种挑战。经过多年高速公路的建设,山区高速较为常见,而山区高速一般具有陡峭地势,设计的桥一般具有高墩、大跨的特点,而在一些特殊地段不得不设计为现浇梁,这样高墩现浇梁就成为施工的难点。如何既有效安全的完成现浇梁施工,又能较为经济的投入即可完成施工任务,是施工单位均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高速公路高墩现浇梁抱箍钢棒组合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速公路高墩现浇梁抱箍钢棒组合支架,包括墩柱、钢棒、抱箍、横梁、贝雷纵梁、碗扣支架;所述的墩柱上部设置预留孔,钢棒穿入墩柱上部的预留孔内,钢棒的两端伸出墩柱的预留孔外,抱箍固定套接在墩柱的顶部,抱箍的底部与钢棒紧密抵靠,横梁的底面压在抱箍顶面,贝雷纵梁的底面压在横梁的顶面,贝雷纵梁顶面上设置分配梁,再在分配梁上设置碗扣支架。
所述的抱箍由两个分抱箍构成,分抱箍呈半圆形,分抱箍开口端分别向外延伸出一个凸耳,在凸耳上开设有通孔,两个分抱箍内侧对接且两个分抱箍的凸耳贴合,螺钉穿过两个分抱箍凸耳上的通孔后与螺母螺接而将两个分抱箍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钢棒为圆钢。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横梁支撑板;该横梁支撑板的下部固定在抱箍上,横梁支撑板的上部卡置在横梁的底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墩柱、钢棒、抱箍、横梁、贝雷纵梁、碗扣支架,贝雷纵梁通过横梁安装在墩柱顶部的抱箍上,抱箍通过穿置于墩柱顶部的钢棒而被牢牢的固定在墩柱顶部,与传统钢管贝雷支架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少支架立柱钢管及立柱基础投入,不但节约了施工成本,还在支架安装与拆除方面大大减少安全风险;在受力体系上,钢棒抱箍支架更为可靠,因其利用墩身主体结构受力,减少支墩基础沉降,提高安全指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抱箍与横梁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沿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横梁支撑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速公路高墩现浇梁抱箍钢棒组合支架,包括墩柱1、钢棒2、抱箍3、横梁4、贝雷纵梁5、分配梁6、碗扣支架7、横梁支撑板8。
所述的墩柱1上部设置预留孔11,钢棒2穿入墩柱1上部的预留孔11内,钢棒2的两端伸出墩柱1的预留孔11外,抱箍3固定套接在墩柱1的顶部,抱箍3的底部与钢棒2紧密抵靠,横梁4的底面压在抱箍3顶面,贝雷纵梁5的底面压在横梁4的顶面,贝雷纵梁5顶面上设置分配梁6,再在分配梁6上设置碗扣支架7,形成现浇梁支架体系。所述的横梁支撑板8的下部固定在抱箍2上,横梁支撑板8(如图7所示)的上部卡置在横梁4的底部,而将横梁4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棒2为圆钢。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的抱箍3由两个分抱箍31构成,分抱箍31呈半圆形,分抱箍31开口端分别向外延伸出一个凸耳32,在凸耳32上开设有通孔,两个分抱箍31内侧对接且两个分抱箍31的凸耳32贴合,螺钉33穿过两个分抱箍31凸耳32上的通孔后与螺母34螺接而将两个分抱箍31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
如图1所示,在墩柱1上设置预留孔11,穿入钢棒2(直径100mm),钢棒2上安装抱箍3,抱箍3分为二瓣,半圆设计,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且采用扭矩扳手拧紧,利用抱箍3的摩擦力和钢棒2抗剪效应实现复合受力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充分考虑了各匝道桥墩身高、地质差等不利条件,结合现浇梁跨度小、墩身为实心圆柱墩特点,支架设计采用单跨布置,充分利用主体结构圆柱墩身受力,即,在墩身顶部设置(钢棒+抱箍)作为现浇支架的受力支撑体系,再在其上设置横梁、纵梁及模板支撑体系,从而解决了这种墩身高、地质条件差的现浇梁支架基础处理量大、支架支墩高、投入大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抱箍与墩柱固定连接的足够紧的话,也可不要钢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5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