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醒有电式接地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75258.8 | 申请日: | 201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毛;史亚京;郭文丽;王鹏程;常俊锋;李文涛;赵双兵;王明晓;李峙;郭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醒 有电式 接地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醒有电式接地线。
背景技术
在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检修及维护作业中,通常要对设备及电网进行接地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生命安全,在日常的接地作业中,容易存在接地线未拆除就进行合闸操作的情况,作业人员疏忽未拆除接地线时,通过电话通知控制室进行合闸操作,此时由于电网及设备处于严重接地状态,造成失压致烧毁设备及电网,甚至造成人员生命的丧失,危害极大;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安全性高的提醒有电式接地线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安全性高的提醒有电式接地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醒有电式接地线,它包括接地线本体,所述的接地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开关,所述的开关通过导线A和导线B连接有电源,所述的开关串联有指示灯,所述的指示灯并联有收发器,所述的收发器并联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串联有报警器。
所述的开关为行程开关。
所述的电源为直流电源。
所述的指示灯为LED闪光灯。
所述的收发器为无线收发器。
所述的报警器为语音报警器或声光报警器。
所述的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开关,通过开关设置在接地线本体上,当接地线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使得指示灯发亮,同时收发器可以将信号发送至远端控制室,远端控制室也可以对接地线本体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采用控制器和报警器,可以及时报警,也可以通过远程语音提示,使得施工的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醒有电式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地线本体2、开关3、导线A4、导线B5、控制盒6、电源7、指示灯8、收发器9、控制器10、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提醒有电式接地线,它包括接地线本体1,所述的接地线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开关2,所述的开关2通过导线A3和导线B4连接有电源6,所述的开关2串联有指示灯7,所述的指示灯7并联有收发器8,所述的收发器8并联有控制器9,所述的控制器9串联有报警器10。
本实用新型采用开关2,通过开关2设置在接地线本体1上,当接地线本体1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关2处于闭合状态,使得指示灯7发亮,同时收发器8可以将信号发送至远端控制室,远端控制室也可以对接地线本体1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采用控制器9和报警器10,可以及时报警,也可以通过远程语音提示,使得施工的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安全性高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提醒有电式接地线,它包括接地线本体1,所述的接地线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开关2,所述的开关2通过导线A3和导线B4连接有电源6,所述的开关2串联有指示灯7,所述的指示灯7并联有收发器8,所述的收发器8并联有控制器9,所述的控制器9串联有报警器10,所述的开关2为行程开关,所述的电源6为直流电源,所述的指示灯7为LED闪光灯,所述的收发器8为无线收发器,所述的报警器10为语音报警器或声光报警器,所述的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开关2,通过开关2设置在接地线本体1上,当接地线本体1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关2处于闭合状态,使得指示灯7发亮,同时收发器8可以将信号发送至远端控制室,远端控制室也可以对接地线本体1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采用控制器9和报警器10,可以及时报警,也可以通过远程语音提示,使得施工的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安全性高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5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