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女性防弹衣的三维前胸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4004.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3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00 | 分类号: | D03D1/00;D03D25/00;D03D13/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朱毅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女性 防弹衣 三维 胸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女性防弹衣的三维前胸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女式防弹衣的制备中主要有中性剪裁法、传统剪裁发、折叠法、重叠法和模塑法这五种方法。
中性剪裁法是最传统的工艺,由于工艺流程简单,中性剪裁法制备的防弹衣具有很大市场。中性剪裁法主要是把小号的男式防弹衣直接用于女性,此种方法制备的防弹衣不能符合女性身体特征,穿着不舒服,即使通过增大胳膊的空间来提高穿着的舒适度,但实际上,无法符合女性身体曲线特征的事实仍然存在。
传统剪裁法,传统剪裁法主要根据传统工艺进行排版剪裁,然后再缝合成三维前胸片。这种工艺能生产出符合女性身体曲线的防弹衣,有效的满足女性穿着舒适的要求,但是裁剪缝合处造成的纱线断裂,很容易成为子弹穿透的薄弱点,极大的减弱了防弹衣的整体防弹效果。
折叠法,具体说来,就是二维的面料顺着中心轴折成三维形状,在此过程中,也会用到剪裁等方式,还是会有同“传统剪裁”方式一样的缺陷和隐患存在,此外,因为折叠许多层,腋下会形成厚重尖锐的脊,女性会感到很不舒服。
重叠法,这种三维曲线的防弹衣主要是前胸片两侧部分向当中部分弯曲 缝合,并用吊钩和扣件调整尺寸的大小。重叠法也能生产出符合女性身体曲线的防弹衣,但是接口缝合处还是会存在隐患,防弹衣的整体防弹效果仍是不会很强。
模塑法,模塑法即在在稍加压的情况下,面料被附著于像人体一样的模具上,随后将其固化,稳定其形态,再从模具上剥落下来成为样品。这种工艺也存在很明显的缺陷,譬如纱线不均匀,起皱,纱线人为拉长等。
以上5种工艺正在国际上被广泛地运用于女式防弹衣的生产中,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却阻碍进一步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女性防弹衣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良好符合女性身体曲线特征且具有整体防弹效果的适用于女性防弹衣的三维前胸片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女性防弹衣的三维前胸片结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在前胸片上设有多行织物结构,织物结构呈上、下间隔设置,每行织物结构均沿前胸片的水平方向设置,每行织物结构包括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圆形织物体,相邻两行织物结构中的织物体上下交错设置,织物体由第一织物体、位于第一织物体外的第二织物体和位于第二织物体外的第三织物体构成,第一织物体、第二织物体和第三织物体分别选自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的一种。
上述的三维前胸片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织物体呈圆顶状,第二织物体和第三织物体均呈圆环状,第二织物体套设于第一织物体的外周,第三织物体套设于第二织物体的外周。
上述的三维前胸片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织物体、第二织物体和第三织物体的半径比为1:2:3。
上述的三维前胸片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平纹组织选自1/1平纹、2/2席纹或3/3席纹中的一种。
上述的三维前胸片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斜纹组织选自2/2斜纹、3/2斜纹、4/2斜纹、4/3斜纹、4/4斜纹、3/2横向斜纹或3/2纵向斜纹中的一种。
上述的三维前胸片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缎纹组织选自5枚缎、7枚缎或9枚缎中的一种。
上述的三维前胸片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前胸片由经纱和纬纱编织形成,经纱为线密度为33Tex的涤纶纱,纬纱为线密度为62.8Tex的涤纶纱,前胸片的经纬密度为100×40根/平方英寸。
本实用新型中织物体的结构优选为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女性防弹衣的三维前胸片结构中,通过设置具有相应织物结构的圆形织物体,使得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前胸片可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圆顶状结构,以更好的适应女性身体曲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女性防弹衣的三维前胸片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整体防弹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适用于女性防弹衣的三维前胸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字母A处对应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前胸片;2、织物体;21、第一织物体;22、第二织物体;23、第三织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4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警示行人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挂车制动灯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