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车顶帐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3938.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0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庆;毛慕华;陈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00 | 分类号: | E04H15/00;E04H15/08;E04H15/48;E04H15/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车顶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车顶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壮大,自驾游已经成为新兴的旅游方式。为了满足人们自驾出行的便利性,附属在车上的用于自驾出行的产品开发方兴未艾,车用帐篷就是在这一环境下发展出来的。
车用帐篷是可以搭设在车顶之上的帐篷,由于在使用时,不像其他帐篷那样贴近地面,因此不易受地气、湿气的侵入,使用上更为舒适。典型的车用帐篷如2010 年7 月21 日授权公告的CN201531147U 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2年4月11日授权公告的CN202187605U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3年9月25日授权公告的CN203213695U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1789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Z型结构的车顶帐篷,其包括底座、顶部框架、两根连接杆、两组第一升降机构、两根后支杆和两组第二升降机构,这种结构的车顶帐篷的连接杆设置在底座的左右两端,通过后支杆配合第一升降机构及第二升降机构将底座及顶部框架可折叠的结合在一起,不但结构复杂,而且由于车顶帐篷体积大、重量重,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在帐篷展开使用时顶部框架相对底座晃动,特别是再增加硬质篷顶后,其整体重量更重,整个车顶帐篷容易因受力不均及支撑力不够而变形,使得帐篷收折不平整,密封性差,增加行驶时的风阻,且雨天还会出现进水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强度大且受力均匀的折叠车顶帐篷。
为实现上述目的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叠车顶帐篷,其包括一底座、一顶部支撑架及一中部支撑架,所述中部支撑架包括一连接框、至少两根中支杆及至少两根顶支杆,连接框的一端与底座的前端枢接在一起,另一端与顶部支撑架的后端枢接在一起,所述中支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的后端中部上,各中支杆的另一端对称的配合在连接框与顶部支撑架连接的一端两侧,所述顶支杆对称设置在连接框的两侧,各顶支杆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框上,另一端连接顶部支撑架。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后端中部设有一连接座,所述中支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该连接座上。
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至少两连杆,各顶支杆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框的侧面,另一端与连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多根支撑安装杆,其中一支撑安装杆设置在连接座的底部,其余支撑安装杆对称设置在连接座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撑架为一塑料上盖,所述连杆设置在塑料上盖的内壁,所述底座为一塑料下盖,所述支撑安装杆设置在塑料下盖的外底面,所述连接座设置在该塑料下盖内。
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撑架及所述底座分别为一框架,所述连杆设置在顶部支撑架的框架内,所述支撑安装杆设置在底座的框架内。
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撑架包含一塑料上盖及配合在塑料上盖内的框体,所述底座包含一塑料下盖及配合在塑料下盖内的一框体。
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撑架的各连杆及底座的连接座分别通过一L型连接件固定在顶部支撑架及底座上,所述连接框与底座前端通过合页枢接在一起,连接框与顶部支撑架的后端也通过合页枢接在一起,合页固定在L型连接件上。
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撑架的后端及中部支撑架的前端与底座之间为活动锁扣配合。
进一步,所述活动锁扣配合为在顶部支撑架的后端设有锁条,对应的底座或中部支撑架的后端设有与锁条配合的锁扣,另在顶部支撑架的前端或中部支撑架的前端亦设有锁条,对应的底座的前端设有与锁条配合的锁扣。
进一步,所述中支杆及所述顶支杆分别为弹性伸缩杆、电机驱动的伸缩杆或者气弹簧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中部支撑架的连接框为对应底座大小的框体,该连接框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供所述顶支杆设置的连接块。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部支撑架与顶部支撑架,再配合设置在底座与中部支撑架连接框的中支杆及设置在顶部支撑架与连接框之间的顶支杆,实现车顶帐篷的展收功能,整个帐篷的结构简单、展收易行,成本相对较低,备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支杆是设置在底座的中部连接座及连接框与顶部支撑架连接的一端两侧,这样可使连接框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撑状态,从而使顶部支撑架及中部支撑架的受力更加均匀,并且该中部支撑架的连接框的支撑强度大大增加,使顶部支撑架及连接框相较于底座不易产生晃动,收折后的车顶帐篷不会漏风,不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并且可最大限度的增加该车顶帐篷的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3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高压输电线路拉线塔拉线终紧辅助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多功能组合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