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磨球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2590.9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7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张琪;宋珏蓉;曾明;廖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08;B22C9/20;B22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散热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快速散热磨球模具。
背景技术
磨球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用于磨球机中研磨水泥、矿物、煤粉等,我国磨球的年产量已达到了百万吨。磨球的制造主要采用铸造的方式进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磨球采用金属型模具铸造。铸造过程中,金属液浇注入型腔后,逐步凝固、补缩,最终成型。根据金属凝固原理,成型过程中金属液及铸型的散热至关重要,散热快则工时短、生产效率高,且铸件的晶粒小、尺寸均匀,硬度及强韧性等力学性能较好,反之则相反。常用磨球金属模具大多由耐热钢和灰铸铁等制成,散热能力一般,易造成磨球晶粒粗大、硬度分布不均等缺陷,质量难以保障。另外,一般磨球金属模具重量较重,特别是直径较大的磨球,需要较大的模具,消耗更多原材料,同时铸造过程中多为人工搬动模具进行合模、开模等,模具过重浪费工时、增加劳动强度,甚至增大工人工伤几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专利号为200720002499.5的带散热片的金属型磨球模具中,在其模具的上、下端面对应磨球的部分为带有散热片的半球形,模具和散热片作为一体铸造成型,散热片分布于模具外表面,以提高散热速度、降低“模比”(即模具与浇注到其内部的金属液的重量比)。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散热片与模具一体铸造,使该模具的设计与工艺更复杂,制造难度加大,且该散热片的“突筋”结构距金属液较远,散热效果并不理想;二是其在模具多处增加大量“突筋”散热片,间接增加模具重量,使降低“模比”的效果减弱,模具重量难以明显减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一种制造该磨球模具的工艺简单、成型磨球过程中散热能力良好、使用方便的磨球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散热磨球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磨球型腔、开模孔、定位销、定位销孔、直浇道、内浇道、保温层、排气孔,所述的上模与下模通过定位销定位扣合,在所述的上模的磨球型腔顶部设置排气孔,在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中心设置直浇道,在该直浇道表面设置保温层,磨球型腔通过内浇道与直浇道相通,在所述上模径向外侧对称设置开模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模顶面和下模底面四周设置圆环状凹台,在该凹台上固定连接有散热器,该散热器由散热鳍片和底板组成。所述的底板在径向上为扇形,所述的散热器个数为2-12个,该散热器绕上、下模中心拼接成圆环状。所述的散热器材料为铜或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散热器与模具分开制造装配,使该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散热器由传热效果较好的铜或铝制成,直接连接在磨球型腔上、下方,加之散热鳍片的片状设计大大增加散热面积,成型磨球时能有效散热;由于在上、下模设计凹台,模具的体积减小,减少了原材料消耗,同时使模具重量减轻、使用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2为上模俯视图。
图3为下模俯视图。
图4为散热器放大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部件名称如下:
1-下模,2-排气孔,3-定位销,4-开模孔,5-凹台,6-散热器,7-保温层,8-内浇道,9-直浇道,10-上模,11-磨球型腔,12-定位销孔,13-散热鳍片,1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和4所示,以成型直径为40mm磨球的模具为例。该磨球模具由上模10和下模1组成,外形尺寸均约为80×φ250mm,在上模10底部和下模1顶部分别设置对应的定位销孔12,上模10与下模1通过定位销3定位扣合,扣合后由上模10、下模1的半球形磨球型腔11形成完整的球形型腔,直径约40mm,在上模10的磨球型腔11顶部设置排气孔2,直径约5mm,在上模10和下模1中心设置直浇道9,其最小处直径约35~40mm,最大处直径约45~50mm,在该直浇道9表面设置一层保温层7,磨球型腔11通过内浇道8与直浇道9相通,在上模10径向外侧对称设置开模孔4。在上模10顶面和下模1底面四周设置圆环状的凹台5,在该凹台5上固定连接(本说明书中以螺钉连接为例,在图中可见)散热器6(注意不能挡住排气孔2),其材料为铜或铝,由散热鳍片13(长高约为100×40mm)和底板14(宽度约为100mm)组成,该底板14在径向上的形状为扇形,散热器6个数为2~12个,在凹台5上绕上模10、下模1中心拼接成圆环状,以达到散热效果。
操作时,金属液从直浇道9浇注入模具,液体在磨球型腔11中逐步凝固、补缩,由于散热效果良好,使成型的磨球硬度分布较均匀、晶粒尺寸较理想。成型后开模,取出磨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2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模具
- 下一篇:一种拆卸便捷的四通阀生产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