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频双极化陶瓷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1332.9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奚经天;陈强;崔丰慧;张火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微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9/077;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极化 陶瓷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RFID识别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频双极化陶瓷标签。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技术在应用中,欧洲频段和美国频段的最佳性能是有所区别的,为了使一款标签,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近年来双频/双极化贴片天线的研究一直在不断进展,以期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利用新颖的单边开双槽的方法实现了双极化双频工作的特性,方案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双频双极化陶瓷标签。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双频双极化陶瓷标签,包括陶瓷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辐射片1,设于陶瓷块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设于陶瓷块的上表面的辐射片1,其前侧边居中设有一缺口槽2,其后侧边向下折弯延伸形成垂直延伸段3,
在缺口槽2内设有水平馈线4,
水平馈线4和辐射片1之间留有间隙5,
水平馈线4的前侧边向下折弯延伸形成垂直馈线6,
芯片7设于间隙5的上方,其一侧的引脚与水平馈线4连接,另一侧的引脚与辐射片1连接,所述芯片7指标签芯片,
辐射片1远离芯片7的一角设有水平开槽12,水平开槽12呈条形,水平开槽12平行于辐射片1的后侧边,水平开槽12的开口方向朝向辐射片1外侧,
垂直延伸段3上设有垂直开槽31,垂直开槽31呈条形,垂直开槽31平行于辐射片1的后侧边,垂直开槽31的开口方向朝向垂直延伸段3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馈线4和设于陶瓷块的上表面的辐射片1处于同一水平平面内。
作为优选,在辐射片1一角设有一个定位切边11。
作为优选,水平开槽12和定位切边11,分别设于辐射片1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作为优选,水平开槽12呈条形,其和辐射片1的后侧边之间留有一间隔,开口于辐射片1的左侧边。
作为优选,水平开槽12的长度,按标签的要求频率设定具体长度。
作为优选,垂直开槽31呈条形,开槽连通垂直延伸段3的左侧边和下侧边,
或:垂直开槽31呈条形,开口于垂直延伸段3的下侧边。
作为优选,垂直开槽31设于水平开槽12同一侧。
作为优选,垂直开槽31的长度,按标签的要求频率设定具体长度。
作为优选,辐射片1包括两个标签天线:
第一个为沿Y轴线极化的标签天线,用于在欧洲频段获得最佳性能,
第二个为沿X轴线极化的标签天线,用于在美国频段获得最佳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新颖的单边开双槽的方法实现了双极化双频工作的特性,方案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右后侧视角)。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右后侧视角省略芯片)。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左前侧视角)。
图4为标签天线主极化方向示意图。
图5为阅读距离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双频双极化陶瓷标签,包括:
陶瓷块,所述陶瓷块为陶瓷MC-40,所述陶瓷块尺寸可以是26.5mm×26.5mm×3mm,
辐射片1,设于陶瓷块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设于陶瓷块的上表面的辐射片1,其前侧边居中设有一缺口槽2,其后侧边向下折弯延伸形成垂直延伸段3,
缺口槽2呈矩形(其他适于使用的形状亦可),在缺口槽2内设有水平馈线4,
水平馈线4和辐射片1之间留有间隙5,如图2所示,水平馈线4呈矩形,其和辐射片1之间的间隙5呈凹字形,显然,水平馈线4的形状如果变化,则间隙5的形状也会随之变化,而且,缺口槽2的形状对此同样也有影响,作为优选方案,缺口槽2和水平馈线4的形状相同,
水平馈线4和设于陶瓷块的上表面的辐射片1处于同一水平平面内,
水平馈线4的前侧边向下折弯延伸形成垂直馈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微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微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1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