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70991.0 | 申请日: | 201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玲;曹达华;李洪伟;李兴航;李康;屈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淼;严政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壶身 本实用新型 抗菌材料 底座结合部 残留食物 底座顶部 结构领域 异味功能 底座盖 接合部 底座 杀菌 细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壶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壶。该抗菌壶包括:壶身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底座盖与壶身的接合部处设置有抗菌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壶通过在易于残留食物、滋生细菌的壶身与底座结合部设置抗菌材料,能够为壶提供更为有效的杀菌消除异味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壶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养生,以精细烹饪及营养量化的方式达到养生目的的家电产品——养生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养生壶在普通水壶的基础上增加了例如花茶、煮粥、煲汤、药膳等煮食功能,其壶身底部玻璃与不锈钢底座盖之间的结合部存在一定的间隙,很容易残留食材,是清洁死角极易滋生细菌,由于经常烹煮不同的食材,养生壶很容易串味,且残留食材变质也会产生异味,长期使用后养生壶中的气味十分难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养生壶的壶身底部玻璃与不锈钢底座盖之间的结合部易于感染细菌、难以清洗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具有杀菌消除异味功能的抗菌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壶,该抗菌壶包括:壶身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底座盖与壶身的接合部处设置有抗菌材料。
优选地,所述抗菌材料为所述接合部处的由底座盖延伸并与壶身接合的抗菌不锈钢,和/或为配置于接合部处的抗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接合部为底座盖延伸而成的环形凹槽,所述壶身下部延伸部配置于所述底座上由底座盖延伸而成的环形凹槽内,至少部分该环形凹槽由抗菌不锈钢形成。
优选地,由所述抗菌不锈钢形成的环形凹槽的部分的面积占总环形凹槽的面积的50%以上,更优选为50-100%。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面积占底座盖3的总面积的5-50%,更优选为5-20%。
优选地,所述抗菌不锈钢中含有铜和/或银。
优选地,所述抗菌密封圈中含有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为纳米氧化锌和/或纳米氧化钛;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纳米银。
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壶通过在易于残留食物、滋生细菌的壶身与底座结合部设置抗菌材料,能够为壶提供更为有效的杀菌消除异味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抗菌壶。
图2是图1的接合部4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2a-2d示出了接合部4处抗菌不锈钢7的不同配置情况。
图3是图1的接合部4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3a-3b示出了接合部4处抗菌不锈钢7的不同配置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壶身;2——底座;3——底座盖;4——接合部;5——壶身下部延伸部;6——抗菌密封圈;7——抗菌不锈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图1所示的,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壶,该抗菌壶包括:壶身1和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的底座盖3与壶身1的接合部4处设置有抗菌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0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汽水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节水型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