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自动付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0501.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9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吴飞;郭旭周;陆斌;杨红廷;朱辉;高申;张鹏;任伟;牟中平;焦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4K3/00;H04B7/1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自动 付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信号屏蔽盒,特别是一种手机自动付款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非现金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的普及,这些支付方式都可以通过手机下载APP进行支付,随着众多的支付平台的崛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手机用户需要安装各种APP和注册各种账号在进行支付时需要打开并操作相应的软件才能完成所需的支付。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人们需要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点对点单独通信的屏蔽盒。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快速通行和商户消费领域的快捷支付以及其他的小额支付等方面实现快捷支付的高效化运营,简化支付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具有明显优势。特别对老年人以及视力障碍等对手机或按键操作不方便的人群也能轻松的实现快捷支付。
实用新型内容:一种手机自动付款箱,包括盒体和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所述盒体分为手机信息读取区域和天线信号发射区域,天线信号发射区域内装有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该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将信号通过天线信号发射区域与手机信息读取区域之间的隔板上的透波口发射到手机信息读取区域内手机放置处;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通过屏蔽电缆与外部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连接。
为了使得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将信号波准确的发射至手机信息读取区域内存放的手机上,在手机信息读取区域设置有一透波挡板,该透波挡板能够将信号波的传播路径改变,使得信号波能够发射到手机存放位置。
盒体除了具有屏蔽外界信号干扰确保盒体内信号不外泄的作用还需要保证在手机放入盒体内时不会造成损伤,故盒体从内到外依次为保护层、屏蔽层和最外层壳体。
工作原理:
1、将手机通过手机入口放入盒体内;
2、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发射信号至手机,再将手机反馈的信号采集通过屏蔽电缆发送至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
3、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与通讯运营商进行信息交互并实现快速支付和进行后台清分结算,最后提示支付成功并取出手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无须安装APP、无须账户注册、无须打开并操作软件而是通过手机运营商的后台直接进行支付的方式将会更加符合现在用户的需求和适应现在的快捷的生活节奏。该支付方式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快速通行和商户消费领域的快捷支付以及其他的小额支付等这些方面将会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和大幅提高支付效率,尤其在商业集中、人流量大、城市内部交通枢纽的地段展现巨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手机自动付款箱,包括盒体和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8;盒体上设置有手机入口1,盒体内部分为手机信息读取区域2和天线信号发射区域3;手机信息读取区域2与天线信号发射区域3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开设有透波口7;天线信号发射区域3内设置有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5,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5发射的信号波6可以通过透波口7发送至手机信息读取区域2;手机信息读取区域2内设置有透波挡板4,该透波挡板4可改变信号波6传播路径,将信号波6发送至手机存放处;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5通过屏蔽电缆9与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8连接,当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5采集到手机反馈的信息之后通过屏蔽电缆9将信息传输至手机信号采集微型基站8。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手机信息读取区域2并未设置在盒体内部,而是由盒体上开设的缺口处设置的透波挡板4与屏蔽帘10围合而成;该屏蔽帘10为外部包覆有屏蔽层的布料,其内设有钢结构骨架以支撑布料形成一定空间;由于手机信息读取区域2与天线信号发射区域3之间通过透波挡板4隔开故无需另设隔板和透波口;天线信号发射区域3的手机信号采集和发射天线5可将信号直接通过透波挡板4发送至手机信息读取区域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0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通信基站
- 下一篇:一种油气管道外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