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列车用缓冲器铸件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0336.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4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铭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7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列车 缓冲器 铸件 浇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列车用缓冲器铸件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缓冲器用来缓和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在起动、制动及调车作业时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纵向冲击和振动。缓冲器借助于压缩弹性元件来缓和冲击作用力,同时在弹性元件变形过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冲击能量,耗散车辆之间冲击和振动的功能,从而减轻对车体结构和装载货物的破坏作用,缓冲器承受载荷大,对铸件质量有着严苛的要求。DG-66190缓冲器铸件,铸件重81Kg,为典型的薄壁件结构,表面要求100%磁粉探伤,对裂纹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控制缓冲器铸造质量的浇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铁路列车用缓冲器铸件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直浇道、内浇口、冒口、抽气棒,所述冒口包括第一上冒口、第二上冒口、第一下冒口、第二下冒口;
所述第一上冒口、第二上冒口位于所述铸件的顶端;所述第一下冒口、第二下冒口设置于所述铸件的两侧且均与所述铸件的型腔连通;所述直浇道与所述抽气棒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铸件的两侧,所述直浇道穿过所述第一下冒口并延伸至所述铸件底部所在平面,所述直浇道与所述第一下冒口连通,所述第一下冒口位于所述直浇道下端,所述抽气棒末端与所述第二下冒口连通;
所述浇口杯位于所述直浇道的顶端并与所述直浇道连通,所述内浇口位于所述直浇道的末端并与所述铸件型腔连通。
所述第一上冒口、第二上冒口在所述铸件的顶端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下冒口、第二下冒口在所述铸件的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浇口杯、第一上冒口、第二上冒口、抽气棒的上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能够使冒口更好地实现补缩作用。
所述直浇道与内浇口的截面积比为(0.98~1.27):1。
所述铸件上端还设置有冷铁,所述冷铁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铸件的两侧面上,所述侧面为非连通下冒口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缓冲器铸件为大批量铸件,铸件的孤立热节较多,最大铸件热节1.5cm,通过合适的冒口设计实现了对孤立热节的良好补缩,整体浇注系统能够保证低流速、大流量的钢水快速平稳充型,从而控制该缓冲器薄壁铸件的裂纹产生率以保证铸件符合生产要求,降低铸件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缓冲器铸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列车用缓冲器铸件浇注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列车用缓冲器铸件浇注系统的侧视图。
附图标注:1-直浇道;2-浇口杯;3-上冒口:31-第一上冒口,32-第二上冒口;4-铸件;5-抽气棒;6-下冒口:61-第一下冒口,62-第二下冒口;7-冷铁;8-内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列车用缓冲器铸件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2、直浇道1、内浇口8、冒口、抽气棒5,所述冒口包括第一上冒口31、第二上冒口32、第一下冒口61、第二下冒口62;所述下冒口未与所述铸件4型腔和直浇道/抽气棒连通的部分为封闭状。
所述第一上冒口31、第二上冒口32对称地位于所述铸件4的顶端;所述第一下冒口61、第二下冒口62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铸件4的两侧且均与所述铸件4的型腔连通;在所述铸件4非连通下冒口的两侧面上对称地设置有冷铁7,所述冷铁7位于所述铸件4的上端;所述直浇道1与所述抽气棒5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铸件4的两侧,所述直浇道1穿过所述第一下冒口61并延伸至所述铸件4底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一下冒口61位于所述直浇道1下端,所述抽气棒5末端与所述第二下冒口62连通;所述浇口杯2位于所述直浇道1的顶端并与所述直浇道1连通,所述内浇口8位于所述直浇道1的末端并与所述铸件4型腔连通;所述浇口杯2、第一上冒口31、第二上冒口32、抽气棒5的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能够使冒口更好地实现补缩作用。所述直浇道1截面积为1963.13mm2,所述内浇口8的截面积为1997.84mm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材料、试剂和实验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符合铸件浇注领域的市售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铭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铭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0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用缓冲器铸件浇注系统
- 下一篇:缸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