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登山杖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69121.1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新;刘志文;李仁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新 |
| 主分类号: | A63B29/08 | 分类号: | A63B29/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4 | 代理人: | 危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登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山杖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新型登山杖。
背景技术
登山杖,顾名思义,就是指从事登山运动时使用的辅助器械。登山杖可以让户外登山穿越活动带来很多的好处,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根据研究,行走时使用登山杖可以减轻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盖等肌肉关节的力量,让腿部感觉更舒服,而同时使用两支登山杖能够提供较好的平衡性。
现有技术的登山杖其结构一般包括一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把手,支撑杆的长度往往是固定不可调节的,因为登山杖的使用人群很广,可以是大人,可以是小孩,不同的人对登山杖的长度要求往往是不一样的,登山杖的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较不方便。
而且,为了方便人们登山,登山杖的支撑杆的底端会设置一个支撑套,支撑套是可以拆下来更换的,支撑套在山间使用容易损坏,而人们在登山时往往会忘记带上备用的支撑套,当支撑套损坏后会加大登山的难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登山杖,方便调整长度且方便登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新型登山杖,包括固定杆以及固定在固定杆顶端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固定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动杆与第一活动杆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活动杆的旋紧套;它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活动杆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底部设有一安装套,安装套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套,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一夹套,所述夹套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套。
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由夹板、固定部以及用于连接夹板和固定部的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夹套通过夹板固定在固定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支撑套设置在夹套的固定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具有多个分叉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均为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圆柱体,所述第一活动杆的顶端从固定杆的底端插入并与固定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端从第一活动杆的底端插入并与第一活动杆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活动杆底端的固定套以及设置在第二活动杆顶端的限位套和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位于固定套和限位套之间,所述固定夹具有第一自由端板和第二自由端板,所述第一自由端板和第二自由端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锁紧旋钮,所述锁紧旋钮具有螺杆,该螺杆穿过第一自由端板和第二自由端板,并在螺杆的外端铰接有固定板扣。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扣通过一转动轴与锁紧旋钮的螺杆铰接;所述固定板扣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螺杆的外端卡入凹槽中,所述转动轴从固定板扣的一侧穿入并与螺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一缓冲海绵,所述缓冲海绵位于把手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一侧设置有一腕带。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登山杖,其有益效果是:第一活动杆与固定杆滑动配合,第二活动杆与第一活动杆滑动配合,固定杆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活动杆的旋紧套,它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活动杆的锁紧机构,分别通过旋紧套和锁紧机构来对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进行固定,固定后使得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不会产生滑动,登山杖长度调节灵活;第二活动杆的底部设有一安装套,安装套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套,固定杆上设有一夹套,所述夹套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套,当第一支撑套损坏后,只要把夹套上的第二支撑套取下,把第一支撑套从安装套上拆除,再把第二支撑套固定在安装套上即可,更换方便,方便人们登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套固定到夹套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固定杆,2—把手,3—第一活动杆,4—第二活动杆,5—旋紧套,6—锁紧机构,61—固定套,62—限位套,63—固定夹,631—第一自由端板,632—第二自由端板,64—锁紧旋钮,641—螺杆,65—固定板扣,7—安装套,8—第一支撑套,9—夹套,91—夹板,92—固定部,93—连接部,931—分叉板,10—第二支撑套,11—转动轴,12—凹槽,13—缓冲海绵,14—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新,未经刘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9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预制件单元装配式幕墙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球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