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管的整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8244.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军;裘蓓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安信(天津)汽车配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B65H54/02;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整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管的整圆机。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使用的支撑管都是用编织机编织的,可是支撑管编织完毕,在输送过程中会被压扁。因此,在收集支撑管之前需要将支撑管整圆,然后再收集起来,加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制支撑管的整圆机,其优点是可以将被压扁的编织好的支撑管整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支撑管的整圆机,包括输送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收线装置之间设置有整圆装置,所述整圆装置包括暖箱架和暖箱,所述暖箱固定在所述暖箱架顶面,所述暖箱横向分别开设有供支撑管穿过的线孔一和线孔二,所述线孔一高于所述线孔二,所述暖箱内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开设有圆孔,所述支撑管内装有小球,所述小球直径大于所述圆孔的直径且与支撑管口径相同,支撑管依次穿过所述线孔一、所述圆孔和所述线孔二后呈倾斜状,所述小球处于紧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线孔一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小球的直径大于圆孔直径,所以小球不能通过圆孔而被拦在支撑管前进方向的挡板一侧,支撑管被拉动后,小球随着支撑管被拉动的过程受到振动,会不断碰撞支撑管,使得被压扁的支撑管成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暖箱内设置有提高所述暖箱温度的电阻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器工作时,电阻丝发热,提高了暖箱内的温度,加热之后支撑管材料会产生物理变化,从而更具有弹性,使得支撑管被整圆效果更明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暖箱架横向两侧设置有供支撑管通过的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穿过暖箱的支撑管两端分别与输送装置和收线装置相连,距离比较远,支架的设置,使得与输送装置和收线装置连接的支撑管有了支撑,减小了支撑管下坠的程度,不会影响工作速度从而加快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暖箱架横向两侧开设有供所述支架螺栓固定的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输送装置输送支撑管的途径没有宽度限制,且收线装置的线轴有一定的宽度,而支架只有供支撑管通过的一个孔,凹槽的设置使得支架的位置可以在凹槽内滑动调节,不会使得支撑管在输送过程发生偏折,从而不会影响工作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二和线架,所述线架顶端为线轴,所述线架上固定有驱动所述线轴转动的电机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从暖箱内出来后需要由线轴缠好,由电机二驱动线轴,使得支撑管自动被缠到线轴上,节省了人力,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架底部固定有底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线架上缠的支撑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底座的设置会使得线架的重心更稳,不会倾倒,保证了工作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暖箱内,高温度和小球碰撞支撑管都会使得被压扁的支撑管被整圆,成圆筒状,从而到达整圆目的;
2、线架设置有底座,而且线轴由电机二驱动转动将支撑管缠好,既保证了线架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机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体现整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体现暖箱内小球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体现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整圆装置;11、暖箱; 111、线孔一;112、电阻丝;113、挡板;1131、圆孔;114、线孔二;12、暖箱架;121、支架;122、凹槽;2、小球;3、电机二;4、支撑管;5、测速装置;51、速度传感器;52、测速螺栓;6、输送装置;61、送线架;62、主动辊轴;63、从动辊轴;64、电机一;65、弧形撑杆;66、弹簧;67、立柱;68、垫辊;7、收线装置;71、线架;711、底座;712、线轴;8、圆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支撑管的整圆机,如图1所示,从输送支撑管4到整圆再到整理好支撑管4的过程,依次设置为输送装置6、整圆装置1和收线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安信(天津)汽车配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博安信(天津)汽车配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8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胎面料头加热装置
- 下一篇:隔膜卷芯以及隔膜卷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