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8243.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飞;许朝晖;李润泽;齐晓辉;王宏义;郑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健君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1 | 代理人: | 赵海娇,张雪飞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门禁 系统 | ||
1.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传感器(10)、连接有第一天线(21)和第二天线(22)的读取器(20)、开关单元(30)和管理单元(40),其中,所述读取器(20)为射频识别RFID读取器;
所述传感器(10)、所述读取器(20)和所述开关单元(30)分别与所述管理单元(40)连接;
所述移动传感器(10)检测进/出门方向的人员的移动行为,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管理单元(40)发送进/出门感应信号;
所述管理单元(40)根据所述进/出门感应信号发送读取指令至所述读取器(20);
所述读取器(20)根据所述读取指令,基于所述第一天线(21)利用特高频射频信号读取进门方向的人员的电子标签信息,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天线(22)利用特高频射频信号读取出门方向的人员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传输至所述管理单元(40);
所述管理单元(40)解析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判断与被解析的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人员是否具有进/出门权限,若具有进/出门权限,则向所述开关单元(30)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开关单元(30)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开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传感器(10),包括:第一传感器(11)和第二传感器(12),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器(11)检测进门方向的人员的移动行为,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管理单元(40)发送进门感应信号;
所述第二传感器(12)检测出门方向的人员的移动行为,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管理单元(40)发送出门感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传感器(13)检测进门方向的人员的重量,并将所述重量发送至所述管理单元(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包括:编号和体重;
所述管理单元(40)根据所述重量和所述解析得到的体重判断是否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50);
所述管理单元(40)将所述重量和所述体重的差值与预设差值范围进行比较,若所述差值不属于所述预设差值范围,则向所述报警器(50)发送报警指令进行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单元(40)在所述开关单元(30)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开门操作之后,再次向所述读取器(20)发送读取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器(20)根据再次收到的读取指令,通过所述第一天线(21)读取进门方向的人员的电子标签信息,和/或,通过所述第二天线(22)读取出门方向的人员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再次传输至所述管理单元(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单元(40)记录所述读取器(20)通过所述第一天线(21)和所述第二天线(22)连续读取到相同电子标签信息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0)通过RS232串口与所述管理单元(40)连接,所述读取器(20)通过网口与所述管理单元(40)连接,所述开关单元(30)通过RS232串口与所述管理单元(4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11)和第二传感器(12)为红外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未经天津市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82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