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消防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7879.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展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76 | 分类号: | A62C13/76;A62C3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唐维铁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智能 消防 灭火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消防灭火器,包括卡箍、灭火器本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卡箍,所述卡箍表面设有LED灯带,所述卡箍内部设有灭火器本体,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内部设有背带,所述固定板上端通过转动轴与提手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设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底座内部一侧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一侧设有重力感应器,通过在底座表面设有的橡胶减震垫,减轻灭火器移动时的产生的震动,通过设置了烟雾传感器,可以感应火灾发生时的烟雾,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消防灭火器。
背景技术
灭火器,又称灭火筒,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藏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警。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警的地方。因为其设计简单可携,一般人亦能使用来扑灭刚发生的小火。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藏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
但是现有的灭火器基本上都是储存在灭火器箱内,不仅不便于移动,而且使用不方便,并且灭火器功能单一,只能进行灭火,在火灾发生时因为烟雾过大,有时候也难以找到灭火器,而且灭火器只能进行手持,使人们在灭火时不能解放双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消防灭火器,通过在底座表面设有的橡胶减震垫以及设置了烟雾传感器,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消防灭火器,包括卡箍、灭火器本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卡箍,所述卡箍表面设有LED灯带,所述卡箍内部设有灭火器本体,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内部设有背带,所述固定板上端通过转动轴与提手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设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底座内部一侧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一侧设有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一侧设有报警器,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滚轮,所述灭火器本体上端设有保险销,所述保险销上端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上端设有压把,所述压力表一侧设有软管,所述软管一端连接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共有四个,且均匀设置在底座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箍与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箍共有两个,且均匀设置在固定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扣与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扣共有两个,且均匀设置在固定板另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携带的智能消防灭火器,通过在固定板一侧设有的卡箍,可以将灭火器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在卡箍表面设有的LED灯带,提示灭火器的位置,通过设置了固定卡扣与背带,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背上灭火器,便于人们移动,通过设置了提手和滚轮,便于人们提拉灭火器,通过在底座表面设有的橡胶减震垫,减轻灭火器移动时的产生的震动,充电接口可以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可以提供电量,通过设置了烟雾传感器,可以感应火灾发生时的烟雾,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通过在烟雾传感器一侧设有的重力感应器,可以检测灭火器重量,判断出灭火器内还有没有气,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展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展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7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