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变电站电气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6915.2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燕 |
主分类号: | H02B1/54 | 分类号: | H02B1/54;H02B1/52;H02B1/20;H02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5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变电站 电气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移动的变电站电气连接装置,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变电所: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1420048066.3,一种移动变电站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变电站的电缆连接装置,所述电缆连接装置包括:电缆头、连接铜排和锁具;其中,所述电缆头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铜排与设置在所述移动变电站上的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缆头的另一端通过锁具与所述移动变电站的车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变电站的电缆连接装置,电缆头的一端通过连接铜排与设置在移动变电站上的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缆头的另一端通过锁具与移动变电站的车体相连接。与现有的电缆连接方式相比,不仅将电缆头的连接头部分进行固定,还将电缆头的尾部进行固定,即使移动变电站受外力时,电缆头不会产生晃动,从而避免了电缆头的电缆折断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减小连接装置的震动幅度,当变电站在移动时,可能导致相连接因震动脱落,连接装置工作较为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变电站电气连接装置,其结构包括避震脚、连接线、出线口、连接端头、连接端排、固定框架、控制装置、箱体、箱门,所述避震脚设于箱体下方四端与箱体通过电焊连接,所述箱体通过避震脚螺旋固定于可移动的变电站内部,所述连接线一端贯穿于出线口,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连接端头相连接,所述连接端头成一排设于固定框架下表面,所述连接端排设于固定框架内部下方与箱体内壁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连接端排与控制装置通过电连接,所述固定框架设于箱体内部与箱体内壁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成一排设于固定框架内部上方与箱体内壁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箱门设于箱体前表面,所述箱门左边缘设有合页,所述箱门通过合页与螺旋连接,所述避震脚由焊接端、螺栓杆、主体、固定底盘、固定螺丝孔组成,所述焊接端设于螺栓杆上端与螺栓杆通过电焊连接,所述避震脚通过焊接端与箱体下方四端通过电焊垂直连接,所述螺栓杆下端嵌入主体内部与主体垂直连接,所述固定底盘设于主体下方与主体采用面与面贴合连接,所述固定螺丝孔均匀设于固定底盘表面边缘与固定底盘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避震脚通过固定螺丝孔、螺丝配合与可移动的变电站螺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总开关、总控制器、变压器,所述总开关、总控制器、变压器自右至左成一排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总开关采用的拉闸方式控制电气连接装置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口设有2-5个,其成一排贯穿于箱体下表面的上下面。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形状为正方形,其边长为80-100cm,所述箱体的壁厚为8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避震脚的材质为硬度为30HB或35HB的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排的形状为长方形,其四端设有螺丝孔,所述连接端排通过螺丝孔、螺丝配合与箱体内壁螺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一种避震脚,可以减小电气连接装置的震动幅度,防止变电站在移动过程中,连接线因电气连接装置的震动而脱落,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有效地提高了电气连接装置的稳定性,增强供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变电站电气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震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避震脚-1、连接线-2、出线口-3、连接端头-4、连接端排-5、固定框架-6、控制装置-7、箱体-8、箱门-9、焊接端-10、螺栓杆-11、主体-12、固定底盘-13、固定螺丝孔-14、总开关-70、总控制器-71、变压器-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燕,未经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6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绞盘机压绳器
- 下一篇:民用理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