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压盖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544.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林;徐新莲;邵家焰;李维;胡华;程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7/00 | 分类号: | B67C7/00;B65B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生产过程 压盖 封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盖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压盖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油脂灌装到空瓶之后需要进行端盖封装,现有技术中在对灌装有油脂的瓶子进行端盖封装时没有在惰性气氛中进行,因此油脂可能会被空气氧化,进而会破坏油脂自身的成分;而且现有技术中瓶子封装的压盖装置中用于定位盖片的卡槽内没有设置用于卡合盖片的卡合部件,盖片只是放置于两个卡槽内,但并没有对卡槽内的盖片进行卡合,因此当刀片向下运动并对盖片进行切割时会出现切割不均匀的现象,进而会影响瓶子的封装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压盖封装装置,能避免灌装有油茶籽油的瓶子在压盖封装过程中油茶籽油被空气氧化,进而能保证油茶籽油的成分,且能提高灌装有油茶籽油的瓶子的压盖封装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压盖封装装置,包括水平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端面中部设有水平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水平且沿纵向设置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的主动辊以及多个相同的从动辊,从动辊与主动辊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且从动辊与主动辊平行,主动辊与从动辊间缠绕传动带,主动辊的轴上设有柔性连接器与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通过记录主动辊轴的转动圈数进而记录传动带的传动速率;传动部件正左侧与正右侧的操作平台上方对称设有能上下滑动且水平的卡槽,两个卡槽的开口相向设置,卡槽的上下内表面对称设有用于卡合油茶籽油瓶盖片的卡合部件,卡合部件包括固定到卡槽内表面且水平的第一卡合板以及能相对第一卡合板向卡槽内侧面方向转动且水平的第二卡合板,第一、二卡合板通过水平且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二卡合板通过螺栓固定,卡槽与传动带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灌装有油茶籽油的瓶子的高度;右侧卡槽正右侧的操作平台上端面设有机械手;传动部件正上方设有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能上下运动的压板,压板下端面中部水平分布有多个相同且向下竖直突出的按压部,按压部底端设有开口向下且竖直并能套设于油茶籽油瓶口外的沉孔,按压部下端外边缘沿周向设有切割刀片,相邻按压部竖直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相同,各切割刀片底端高度高于卡槽顶端高度;最左侧按压部外侧面套设有距离传感器;压板右侧设有红外检测部件,且红外检测部件处于机械手的正上方;机械手抓取速率与传动带传动速率相匹配且机械手抓取速率根据相邻按压部竖直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进行调整;第一电机、机械手、红外检测部件、距离传感器以及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且油茶籽油生产过程压盖封装装置处于惰性气氛中。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正下方的操作平台上端面的正前侧与正后侧对称固定设有竖直的立杆,两个立杆的顶端固定设有水平的横杆,横杆的中部设有通过第二电机驱动且竖直的可伸缩杆,可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有卡槽,且横杆的长度大于传动带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与各从动辊的前后两侧正下方的操作平台上端面固定设有竖直的前后机架,主动辊以及各从动辊水平放置于前后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前后机架顶端固定设有跨越传动带前后两端的气缸安装支架,气缸固定于气缸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后输出轴上设有电机皮带轮,主动辊前侧的轴上设有主动辊皮带轮,电机皮带轮与主动辊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检测部件通过支架固定于压板的右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统称为辊,相邻辊中轴线之间的水平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处于操作平台的左侧,各从动辊处于主动辊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