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控制空气电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378.X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丁为平;陈克祥;陈太文;高志翔;顾斌;戴永志;张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空气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空气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加热装置的电热元件必须通过填充料一般是镁粉,将热传递给电热元件管壁,再与空气进行换热,这种方式存在着下列弊病,1、发热效率不高,2、热损耗量大,浪费大量能源,3、升温速度慢,4、最高温度低,5、不安全,6、寿命短,7、占用空间大的缺点;与此同时,无法有效对电加热装置进行温度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控制空气电加热装置,智能化控制,结构紧凑,大幅提高了加热效率。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控制空气电加热装置,包括筒体、第一电热管组、第二电热管组3、第三电热管组和第四电热管组,筒体顶部设有进口,筒体侧壁设有锥形结构的出口,筒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固定第一电热管组、第二电热管组、第三电热管组、第三电热管组、第四电热管组、第一电热管组;
所述第一电热管组由若干第一电热管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组成,所述第三电热管组由若干第三电热管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组成,第一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均为直管,相邻两个第一电热管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第三电热管之间的距离,第一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延筒体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电热管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U形管,相邻的两个第二U形管直接通过第一弯管相连接,第二U形管延筒体径向设置;所述第四电热管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四U形管,相邻的两个第四U形管直接通过第二弯管相连接,第四U形管延筒体径向设置;第二U形管和第四U形管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二U形管的管间距为L1,相邻两个第二U形管之间的距离为L2,第四U形管的管间距为L3,相邻两个第四U形管之间的距离为L4,L1=L4,L2=L3;
筒体的出线端上设有保护罩,筒体的锥形结构的出口上设有热电偶,热电偶与PLC控制器相连接,PLC控制器与第一电热管、第二U形管、第三电热管、第四U形管相连接。
上述一种智能控制空气电加热装置,其中,第一电热管、第二U形管、第三电热管、第四U形管均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电热丝,管体内空隙部分填充无水结晶氧化镁粉,管体为不锈钢管。
上述一种智能控制空气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筒体内设有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第二导流板设置在第一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之间,第二导流板设置在筒体底部,第一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设置在筒体底部,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均包括导流板体和两个固定卡板,导流板体上与第一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相对应的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二U形管、第四U形管相对应的两个第二通道22,第二通道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卡槽,固定卡板的侧壁上与第二U形管、第四U形管相对应设有两个第二卡槽,导流板体径向的设置在筒体内,第一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U形管和第四U形管卡在第一卡槽中,固定卡板分别固定在导流板体的两侧,并将第二U形管和第四U形管卡在第二卡槽中;所述导流板体为陶瓷板,导流板体内设有呈波浪形设置的橡胶中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电偶实时监控筒体内的温度,对电热管进行调节,保证筒体内的温度大于176℃,智能化控制,结构紧凑,大幅提高了加热效率,电热管的结构设置保证了其导热性和绝缘性,确保空气加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热管组/第三电热管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电热管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电热管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卡板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空气加热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双供水温度的压缩机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