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及汽车故障诊断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64931.8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袁广锋;刘磊;吕军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故障 诊断仪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及汽车故障诊断仪。
背景技术
在对车辆发生故障或对车辆整车状况进行检查时,往往需要通过故障诊断仪连接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简称OBD)接口读取车辆内部的数据。
现有的大部分车型中,车载诊断系统接口中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高低信号分别对应2个固定的针孔。但是,现有的车型越来越多,实际的诊断口信号定义有可能不是固定的标准位置,传统的故障诊断仪插头也就不能对应车载诊断系统接口中实际输出信号的针孔,此时便无法采集到对应的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及汽车故障诊断仪,用以实现满足不同车型对控制器局域网络CAN高低信号针脚的定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为总线连接端,第二端为车载诊断系统连接端;
其中,所述车载诊断系统连接端设置有与车载诊断系统接口的针孔相匹配的多个针头;所述总线连接端包括有两条信号线;
所述壳体上布设有与所述针头一一对应的导电插孔,每个针头分别通过一条导线连接至对应的导电插孔;
所述信号线的末端设有一导电插头,在所述导电插头插入一导电插孔时,所述信号线与所述导电插孔所连接的针头形成导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布设有信号线固定孔,每条所述信号线从所述总线连接端引出后,经过所述信号线固定孔,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两条所述信号线分别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中的高电平信号线CAN_H和低电平信号线CAN_L。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插孔和所述导电插头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插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导电插孔与所述壳体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导线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的数量为16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故障诊断仪,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及汽车故障诊断仪,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设置与针头一一对应的导电插孔,使得信号线末端的导电插头能够与任意一个导电插孔插接,使得信号线与导电插孔所连接的针头形成导电连接,当对某一车型进行检查时便可根据该车型的控制器局域网络CAN高低信号针脚的定义,将导电插头与对应的导电插孔连接,从而采集对应的数据,满足了不同车型对控制器局域网络CAN高低信号针脚的定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插头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总线连接端;3、针头;4、信号线;5、导电插孔;6、导电插头;7、信号线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测试平台、自动仿真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噪音板的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