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174.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蒋维谦;柯宗羲;陈进来;陈彦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4 | 分类号: | B41F1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版 网布 复数位置 基准点 辨识 网框 成像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版具有一网框、一网布、用以辨识该网版之复数位置的一基准点、及位于该网布上并具有至少一开口的一成像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网版。
背景技术
图1显示传统网布与成像材开口的显微照片。如图1所示,网布多由高分子网纱或金属网纱9或二者混合编织而成,其中横向网纱与纵向网纱相交之处被称为网结(Knot)10。在网版制作时首先对固定至网框的网布涂布可图案化之成像材如光阻、乳剂、硅胶、高分子感光材料、环氧树脂、UV胶、不锈钢金属箔、电铸或电镀成形之金属箔,接着提供具有图案及开口的成像胶片,然后将成像胶片与网布套位进行成像(采曝光、显影、蚀刻等制程),形成可印刷材料的网版。在传统网版的制作过程中,某些窄小开口的开口如图1中所示之开口12的区域会包含网布上的纵向网纱位置(进而包含网布上的网结10),造成印刷获得之图案具有材料不足或材料不均匀的问题。开口12系由网布上的成像材11的图案所形成,即,网布上未形成成像材11的部分为可暴露出网布之网纱9及部分网目的开口12。由于在图1之显微照片中可透视成像材11,故无法看出网布受到成像材遮覆而不允许印刷材料通过的情况。图2显示传统网版中网布与开口的立体显微照片。在图2之立体显微照片中当可更清楚地看出,网布受到成像材11部分遮覆且未受到遮覆之处成为开口12,以及开口区域包含网结10可能造成通过该处的印刷材料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网版,改善传统网版在网版图案愈来愈精密时横向网纱与纵向网纱对印刷图案产生的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之网版尤其适用于形成电子产品表面上的导电线路如印刷导电胶材所获得的导电线路,能维持材料印刷时的图案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版,其包含一网框、一网布、一基准点、及一成像材。该网布是由复数纵向网纱与复数横向网纱交织而成。该基准点是用于辨识该网版之复数位置与该基准点的相对关系。该成像材是位于该网布上并具有至少一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该基准点亦用于该网版与一成像胶片之对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该复数位置可为该复数横向网纱与该复数纵向网纱交迭处之复数网结、该成像材之该至少一开口之边界、该复数横向网纱、或该复数纵向网纱。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该网版之该网框之一侧是与该复数横向网纱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该成像材之该至少一开口包含一宽开口与一窄开口,且该宽开口是与该窄开口呈相连垂直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该窄开口之区域不暴露任一该横向网纱与任一该纵向网纱交迭处的一网结。
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因该窄开口区域避开所有网结,避免了传统网布在窄小开口中因网结造成材料印刷不足及/或不均匀的问题。
2、利用相对于参考点的定位观念,容易将窄小开口的区域位置与网结位置分开来,便于提升网版制造之良率,降低其成本。
3、可精确控制较宽之开口与较窄之开口的位置,增加网纱支撑力,大大的提高了网版的使用生命周期。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将以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需注意的是,所附图式中的各组件仅是示意,并未按照各组件的实际比例进行绘示。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传统网布与成像材开口的显微照片。
图2显示传统网版中网布与导电胶材开口的立体显微照片。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之网版的网布与网框的上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铭有限公司,未经维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印机夹具
- 下一篇:一种防止栅线断栅的丝网印刷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