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122.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普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普利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24;A61B17/16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中隔软骨 刀头 切取 刀柄 手术刀 本实用新型 夹角为 钝角 边角废料 半圆弧 圆弧边 鼻孔 进刀 刀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包括刀柄和设置于刀柄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为半圆弧片状,刀头的圆弧边开设刀刃,刀柄的轴线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实用新型的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刀柄的轴线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方便从鼻孔中进刀切取鼻中隔软骨,而且切取下来的鼻中隔软骨边角废料少,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形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
背景技术
软骨组织作为一种自体移植材料,以其良好的可塑性和稳定性成为整形外科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供区有肋软骨、耳软骨和鼻中隔软骨等。近年来,鼻中隔软骨在鼻部延长术、鼻尖成形术和其他修复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被认为是重建鼻背、鼻尖和鼻小柱的最佳材料。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手术刀3由于刀头与刀柄共面,在切取鼻中隔软骨时极其不便,而且切取下来的鼻中隔软骨由于进刀角度的关系会产生斜角废料。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可以方便的从鼻孔中进刀,而且切取鼻中隔软骨操作方便。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包括刀柄和设置于刀柄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为半圆弧片状,刀头的圆弧边开设刀刃,刀柄的轴线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所述刀柄的轴线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为130-140°。
进一步,所述刀柄的轴线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为135°。
进一步,所述刀刃的两个刃面之间的夹角为35-45°,且刀刃的莫氏硬度为60-70。
进一步,所述刀刃上设置有金属镀层。
进一步,所述金属镀层包括0.1-0.2微米的内镀层和0.1-0.2微米的外镀层,内镀层为锆镀层,外镀层为氮化锆镀层。
进一步,所述刀柄相对刀头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手。
进一步,所述握手上设置有防滑凸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刀柄的轴线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方便从鼻孔中进刀切取鼻中隔软骨,而且切取下来的鼻中隔软骨边角废料少,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下文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刀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传统手术刀切取鼻中隔软骨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切取鼻中隔软骨示意图;
图6为图4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鼻中隔软骨 2、鼻孔 3、传统手术刀 4、刀头 5、刀柄 6、刀刃 7、握手 8、外镀层 9、内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刀,包括刀柄5和设置于刀柄5一端的刀头4,所述刀头4为半圆弧片状,刀头4的圆弧边开设刀刃6,刀柄5的轴线与刀头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刀柄5的轴线与刀头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方便从鼻孔2中进刀切取鼻中隔软骨,而且切取下来的鼻中隔软骨边角废料少,利用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柄的轴线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为130-140°。夹角设置为130°-140°时进行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较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普利,未经黄普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圆弧手术刀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刀头的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