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驻车测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3949.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0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寅泽缕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8 | 分类号: | G01L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测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力技术领域,具体为 一种电子驻车测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对于机械控制电子化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从基本电子方向助力到复杂主动转向比例控制这些以往都是采用液压以及机械控制为主的部分,也逐渐向电子化控制靠拢,驾驶者能通过直接机械连接来自主控制的部分已经越来越少了。就连操控发烧友至爱的手刹也逐渐地落入了电子化控制的“魔掌”;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是指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性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
电子手刹是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机械式手刹相同,均是通过拉索拉紧后轮刹车蹄进行制动。另一种则是使用电子机械卡钳,是通过点击卡紧刹车片产生来达到控制停车制动,从电子手刹从基本的驻车功能延伸到自动驻车功能AUTO HOLD。AUTO HOLD自动驻车功能技术的运用,使得驾驶者在车辆停下时不需要长时间刹车。以及启动自动电子驻车制动的情况下,能够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滑行,简单的说就是车辆不会溜后。
电子驻车与传统的拉线式制动相比,驾驶员可通过电控开关以驱动电机实现驻车,而不需要通过手和脚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进行驻车。目前,电子驻车系统通常是在制动盘上安装一套电机及传动机构,通过电机、减速机构及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来推动刹车片进行紧急制动和停车制动。电子驻车系统需提供足够的拉索力才能使汽车在一定的坡道上停驻,当达到所需驻车力时,电子驻车系统停止继续增加拉索力。另外,为减小电子驻车作用时间,要求驻车拉索有一定的预紧力,当每次驻车释放完成时,要求拉索停止在预紧力所对应的位置。因此,电子驻车系统的控制单元需要有一种测力装置能适时提供拉索力数值,使得坡道上的汽车能够适时停驻。现有的测力装置多是通过一种传感器传递弹性变形力的电子信号,虽能实现电子驻车总成对拉索力的控制,但其结构复杂,成本昂贵。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驻车测力装置,包括传感器、磁性元件及其连接的弹簧,将弹簧安装在支座上,支座和磁性元件固定连接,当作用力在支座上时,弹簧压缩量和磁性元件总成的移动量产生对应的关系,磁性元件的磁场强度也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得到电子信号和拉索力的对应关系,使得电子驻车系统能适时获得驻车力的信息。现有的测力装置多是通过一种传感器传递弹性变形力的电子信号,虽能实现电子驻车总成对拉索力的控制,但其结构复杂,成本昂贵,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电子驻车测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驻车测力装置,包括弹簧、弹簧固定柱和磁性元件组,所述弹簧套设在弹簧固定柱外壁,所述弹簧固定柱一端固定设有挡块,所述弹簧固定柱另一端连接磁性元件组,所述磁性元件组通过连接件连接传感器;
所述弹簧固定柱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弹簧一端连接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滑片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性元件组包括尼龙件和嵌装在尼龙件中的永磁体,所述尼龙件上还设置金属嵌件和涨紧件,所述金属嵌件和涨紧件位于同一装配面上,所述金属嵌件的一端嵌装在尼龙件中。
优选的,所述涨紧件为一端固定在尼龙件上、轴向中空并成四等分设置的十字锥形卡扣。
优选的,所述弹簧固定柱采用中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采用霍尔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测力精准、误差小,采用的磁性元件组稳定性好,不会出现松动,能够确保传感器稳定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固定柱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弹簧一端连接第一滑片,第一滑片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二滑片,第二滑片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采用此结构,能够确保弹簧滑动的顺畅,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元件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寅泽缕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寅泽缕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3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