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微生物缓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3073.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宜;赵胜利;宛贞;蒋博;张振国;訾瑞国;韩勇;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缓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内湖泊、河流等景观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供氧和耗氧失衡,污染物转化并产生氨氮、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等恶臭物质,以及铁、锰硫化物等黑色物质呈现黑臭状态。目前,城市湖泊、河流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和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消除城市河道黑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对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是城市河流治理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治理黑臭湖泊、河流可选择手段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截污、调水、清淤以及机械除藻、引水稀释、人工造流等。经过物理法治理的河流因为河床加深,挖去严重污染的淤泥,会对减轻河流的臭味起到良好的作用,截弯取直会增强河流的冲污能力。但其不足是:需要建造大型的构筑物,费用较高;会受到当地水利水文条件的限制,适应性比较差;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水黑臭的问题。
化学方法有:化学试剂除藻、铁盐促进磷的沉淀、石灰脱氮等方法。但由于化学试剂的投加量大,成本较高,此种方法在黑臭河流治理的应用中并不多见。
生物法在国内外河流黑臭治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人工湿地处理、水生植物恢复、生物修复等。就是利用土著或外源微生物以及植物等,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消除或富集环境污染物,从而达到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恢复的生物过程。其具有环境友好、生态节能的优点,是一种低投资、高效益、运行操作方便灵活的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因此生物修复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黑臭河流修复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缓释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复合微生物缓释系统,该系统包括缓释块,所述缓释块内部设置有缓释腔,所述缓释腔内通过密封组件封装有复合微生物包;
其中,所述缓释块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锥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复合微生物包内放置有复合微生物制品。
优选的: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品包括活性酶、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生物制剂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为使用工程塑料材质加工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为使用混凝土材质加工制作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复合微生物缓释系统,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系统包括缓释块,所述缓释块内部设置有缓释腔,所述缓释腔内通过密封组件封装有复合微生物包;其中,所述缓释块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锥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复合微生物包内放置有复合微生物制品。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可以在缓释腔内填装不同菌型微生物复合包。缓释块在水中通过渗透作用,将腔体内填装的不同菌型微生物缓释至水体及缓释腔块表体。通过复合微生物的共生增殖和协同作用,达到降解吸收黑臭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抑制藻类等有害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微生物缓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缓释块1、密封组件2、复合微生物包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3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换热器防结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