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霾环境智能监测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997.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银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1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智能 监测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霾监测报警领域,尤其是一种雾霾环境智能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因其细小而不受人的鼻腔阻挡,可直入人的肺部并存在肺部的深处,不易被排除体外,雾霾环境下可吸入颗粒PM2.5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不良影响,导致人体肺部疾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当前我国空气污染物检测研究中,关于雾霾环境下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检测较少,在研究中发现,空气质量探测器只能监测出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能对雾霾天气做出判断,现有技术中针对雾霾天气的检测仍采用固定式检测,无法针对各个不同区域进行检测,获取的数据比较局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雾霾环境智能监测报警系统,由前端采集节点以网状的形式分布于监测区域,实时检测雾霾环境下的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的信息,具有定位精准、获取信息数据及时准确的特点,实现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的精准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前端采集节点、路由器传输模块、数据汇集模块、监控中心组成;所述的前端采集节点包括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传感器、GPS模块、末端微控制器、末端ZigBee收发器;所述的路由器传输模块包括初始位置路由器节点、1级微控制器、中继位置路由器节点、2级微控制器;所述的监控中心包括上位机模块、显示报警模块;所述的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传感器与末端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末端微控制器、GPS模块分别与末端ZigBee收发器相连接;所述的末端ZigBee收发器与初始位置路由器节点相连接;所述的初始位置路由器节点与1级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1级微控制器与中继位置路由器节点相连接;所述的中继位置路由器节点与2级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2级微控制器与数据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数据汇集模块与上位机模块相连接;所述的上位机模块与显示报警模块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传感器采用激光PM2.5粉尘传感器。
而且,所述的末端ZigBee收发器采用UT-930-ZigBee无线收发器。
而且,所述的1级微控制器与2级微控制器分别采用ARM微控制器与STRAM系列微控制器。
而且,所述的数据汇集模块采用WEMS数据采集器。
而且,所述的上位机模块采用PC机。
而且,所述的显示报警模块包括LED显示屏和蜂鸣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霾环境智能监测报警系统,由前端采集节点以网状的形式分布于监测区域,实时检测雾霾环境下的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的信息,具有定位精准、获取信息数据及时准确的特点,实现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的精准检测。监控中心可以实时显示检测到的大气雾霾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及时获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雾霾环境智能监测报警系统,由前端采集节点、路由器传输模块、数据汇集模块、监控中心组成;所述的前端采集节点包括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传感器、GPS模块、末端微控制器、末端ZigBee收发器;所述的路由器传输模块包括初始位置路由器节点、1级微控制器、中继位置路由器节点、2级微控制器;所述的监控中心包括上位机模块、显示报警模块;所述的人体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传感器与末端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末端微控制器、GPS模块分别与末端ZigBee收发器相连接;所述的末端ZigBee收发器与初始位置路由器节点相连接;所述的初始位置路由器节点与1级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1级微控制器与中继位置路由器节点相连接;所述的中继位置路由器节点与2级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2级微控制器与数据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数据汇集模块与上位机模块相连接;所述的上位机模块与显示报警模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银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银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发电智能环保共享休闲椅
-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