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簧便携式灭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451.8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岩;侯宝梁;谢慧;王宏彦;紫星星;雪娜;牛樘;宗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岩 |
主分类号: | A01M27/00 | 分类号: | A01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7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簧 便携式 灭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对农田、果园、林地、草场灭鼠的双簧便携式灭鼠器。
背景技术
中华鼢鼠在我国陕西、青海、河北、甘肃、内蒙等地均有分布,其食性杂,繁殖快、适应性强,分布广,是农、林、果、牧的主要害鼠,其危害程度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目前,防治鼢鼠的方法有器械灭鼠法(石板塌、弓箭、电子捕鼠器、捕鼠夹等)、生物灭鼠法(利用猫头鹰、狐狸、蛇等天敌)、化学防治法(杀鼠灵、氯敌鼠、溴敌隆等)、人工捕杀和生态防治法,这些防治方法的应用,在一定范围和时期内取得了实效。
但上述现有灭杀器械和方法中仍有如下缺陷:
一、传统器械捕杀命中率低,携带不方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二、化学防治成本高,污染环境。
三、生物防治难以控制。
四、生态防治见效慢,都不能同时实现简易、方便、耐用、经济、生态要求,工作效率低,无法组织大面积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簧便携式灭鼠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簧便携式灭鼠器,包括底座和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于底座上,顶端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连接孔固定,另一端与短杠杆固定,所述短杠杆的一端套设有固定环,另一端固定有延伸至鼠洞口的引线,所述引线的自由端被重物块压住,所述短杠杆利用引线被压住后的拉伸力将固定环抬起,使得固定环无法从其末端滑落;所述固定环上固定有两个拉簧和一个铁钎,所述竖杆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用于限制拉簧自由端的限位杆,所述铁钎位于两个拉簧之间,且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便于铁钎穿过的穿孔。
优选地,上述双簧便携式灭鼠器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将其位置固定的固定孔。
优选地,上述双簧便携式灭鼠器中,所述竖杆位于限位杆的下方设有控制环。
优选地,上述双簧便携式灭鼠器中,所述限位杆上设有便于拉簧勾住的V型部。
优选地,上述双簧便携式灭鼠器中,所述固定环上还固定有方便将其拉起的操作环。
优选地,上述双簧便携式灭鼠器中,所述固定环、操作环为便于重复利用的金属线。
优选地,上述双簧便携式灭鼠器中,所述短杠杆为易在现场获得或制备的木杠杆。
优选地,上述双簧便携式灭鼠器中,所述重物块为鼢鼠平常遇风封洞用的土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根据鼢鼠怕风习性、洞道遇风封洞的习惯,利用重物块作为开关,当鼢鼠封洞推土触动重物块时,引线会松开,两个拉簧的拉力作用将铁钎迅速向下射出,将鼢鼠射杀;铁钎下射时拉簧的自由端与限位杆自然分离,增加了铁钎射杀力量,提高了捕杀命中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及其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竖杆,3-连接孔,4-连接线,5-短杠杆,6-固定环,7-拉簧,8-铁钎,9-限位杆,10-穿孔,11-引线,12-重物块,13-控制环,14-固定孔,15-操作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岩,未经马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