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叶片上使用的小型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184.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韩涛;陈亮;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家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2818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使用 小型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叶片上使用的小型诱捕器,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器官,是制造养分、新陈代谢和调节温度水分的功能组织。因此,每年从春天萌发到深秋凋落,叶片都要生长正常,健壮完整,才能完成前述作用和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叶片小型害虫危害较重的有螨虫、蓟马、蚜虫、飞虱等害虫,均具有个体微小、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点,叶片小虫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及质量安全,严重影响农业、林业、果树等领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长期以来,生产中对叶片小型害虫的防治只要以化学药剂为主,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存在很多弊端,易造成环境污染、人畜中毒、农作物产生药害、有害生物抗药性提高、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质量下降等。因此,非化学方法捕杀叶片小型害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面上上的诱捕器一般比较大,以诱杀螟蛾类、蝇类害虫为主,常见的捕捉叶片小型害虫的装置主要为粘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对于无翅爬行类小虫防治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针对叶片小型害虫设计,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引诱效果好、虫体处理方便、操作简单的一种小型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夹子(1)夹口细长,使用时沿叶片主叶脉方向放置,方便蓟马等沿叶脉方向为害的害虫进入集虫袋(2)内;性诱剂悬挂处(4)可放置性信息素诱芯,性诱剂悬挂处(4)位于集虫袋(2)内部中间位置,引诱害虫进入集虫袋(2)内;集虫袋(2)材料为薄纱布,使性诱剂的气味更好的扩散,吸引害虫靠近,使用时,在集虫袋(2)内侧涂抹一层不干胶,可将害虫粘住,防止害虫逃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虫袋为薄纱布,可使性诱剂的气味更好的扩散,吸引害虫靠近,夹子口细长,根据蓟马等害虫沿叶片叶脉危害的特点,沿叶片主叶脉方向安装该诱捕器,方便蓟马等害虫进入集虫袋内;集虫袋可随时更换,虫体处理方便,诱捕器可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器是专门在叶片上使用的小型诱捕器,用于针对小微型害虫,操作使用简便,对作物、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适用范围广,安全环保,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对蜗牛的诱捕器,主要包括夹子(1)、集虫袋(2)、铁丝(3)、性诱剂悬挂处(4)。夹子(1)最底部用铁丝(3)悬挂性诱剂悬挂处(4),将性信息素诱芯放置在性诱剂悬挂处(4)内,用于引诱害虫,在集虫袋(2)内侧涂抹一层不干胶,用于粘住害虫,用集虫袋(2)将铁丝(3)、性诱剂悬挂处(4)及夹子(1)手握处包裹,性诱剂悬挂处(4)位于集虫袋(2)内部中间位置。夹子(1)夹口细长,使用时沿叶片主叶脉方向放置,方便蓟马等沿叶脉方向为害的害虫进入集虫袋(2)内;集虫袋(2)材料为薄纱布,使性诱剂的气味更好的扩散,吸引害虫靠近;待害虫进入集虫袋(2)内后,不干胶将其粘住,集虫袋(2)可随时更换,方便处理虫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家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家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乙酰半乳糖胺酸衍生物的方法
- 下一篇:天牛成虫诱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