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蔽式输送轨道与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0744.2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谷山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微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分类号: | B61B13/00;B61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6 重庆市江北区港城***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蔽 输送 轨道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输送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地下管廊这类特殊空间环境中使用的隐蔽式输送轨道与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在我国大规模开发建设中的地下管廊,地面公路式的运载工具在狭小的地下空间内很难运载大型管道,电缆等物资和设备,人员移动也很不方便,以致200一一500米就须设置一个投料口和进出通道与地面相连.而常规轨道式输送系统的轨道和车辆等部件均是在明处,但在诸如狭小的地下综合管廊等特殊环境中如轨道和动力车辆仍然置于明处不但要独立占用很多空间,密集设置的防火门窗也会阻碍轨道式运载工具的连续性。由于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从而阻碍了轨道输送这种低碳环保,经济实用的运载工具在这类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特殊空间环境中对轨道式输送装置应用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提出了对输送装置分体设计和分别布置的技术思路。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将这种轨道式输送系统中的驱动装置和轨道置于应用场景的隐蔽处,而车体车轮等部件则置于应用场景的明处,两大部分构件经动力输出连接器组合成一个输送单元小车。隐蔽处的驱动轨道1固定于构筑物之上,两个带驱动电机和张紧装置的内凹型驱动轮2正反方向旋转并夹紧轨道而运动,两组驱动装置构成一个小车驱动单元,动力输出连接器4与明处的车体7连接后成为一个输送单元小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提出了对输送装置分体设计和分别布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得轨道式输送方式在狭小的地下管廊这类特殊空间环境中使用更加科学和实用并克服了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
由于将这种轨道式输送系统中的驱动装置和轨道置于应用场景的隐蔽处,所以在没有输送车体通过时,隐蔽式的轨道不会阻碍分区防火门窗的紧密关闭。
对下部板面则可兼顾轨道输送,电动车运载和人员行走而共享共用这类特殊环境中的宝贵平台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是驱动轨道,2是驱动装置和驱动轮,3是限位滑轮,4是动力输出连接器,5是管廊隔板,6是软性密封带,7是输送车体,8是输送车体承载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将隐蔽处的驱动轨道1固定于构筑物之上,两个带驱动电机和张紧装置的内凹型驱动轮2正反方向旋转并夹紧轨道而运动,两个限位滑轮3限制驱动装置不会左右摇摆,隐蔽式输送轨道与驱动装置将两组驱动装置构成一个小车驱动单元,动力输出连接器4与明处的输送车体7连接后成为一个输送单元小车,而置于盖板5上的两个对向软性密封带则将使盖板呈合拢密封状态,而经动力输出连接器连接的输送单元小车在运动中动力输出连接器经过软性密封带时则会自然压缩软性密封带,平台小车经过之后则会自然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微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微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0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