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0723.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5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手拉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4 | 分类号: | F04D1/04;F04D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盘体 螺旋叶片 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 种螺 流体压力执行 设备技术领域 传输过程 两端敞口 流体增压 轴线共线 圆环形 固接 螺盘 外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压力执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盘。包括端面为圆环形的外盘体,在外盘体的中部设置有两端敞口的空心的固定柱,所述外盘体与固定柱的轴线共线,在外盘体与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内外边分别与固定柱和外盘体固接,所述螺旋叶片的数量不小于4个,多个螺旋叶片均匀分布,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角度数大于2度,所述外盘体的厚度小于外盘体的外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有效避免流体增压传输过程中回流问题的螺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压力执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盘。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的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多包括叶轮和壳体两个部件,叶轮和壳体之间存在间隙,导致部分流体回流泄压,造成功率损失,因此需要对上述执行机构进行改进,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有效避免流体增压传输过程中回流问题的螺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盘,包括端面为圆环形的外盘体,在外盘体的中部设置有两端敞口的空心的固定柱,所述外盘体与固定柱的轴线共线,在外盘体与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内外边分别与固定柱和外盘体固接,所述螺旋叶片的数量不小于4个,多个螺旋叶片均匀分布,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角度数大于2度,所述外盘体的厚度小于外盘体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流体压力螺旋执行机构跟流体管道合成为一体,可以避免流体增压传输造成的回流,实现有效节能,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类液体泵、气体风机、发电机、气体推进器、液体推进器等,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焊接、铸造、注塑方法制备。
优选地:多个螺旋叶片方向一致,螺旋叶片的排列方向为顺时针或逆时针。
优选地:螺旋叶片为等距螺旋式或渐开螺旋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盘体;2、固定柱;3、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端面为圆环形的外盘体1,在外盘体1的中部设置有两端敞口的空心的固定柱2,所述外盘体1与固定柱2的轴线共线,在外盘体1与固定柱2之间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3,所述螺旋叶片3的内外边分别与固定柱2和外盘体1固接,所述螺旋叶片3数量不小于4个,多个螺旋叶片3均匀分布,所述螺旋叶片3的螺旋角度数大于2度,所述外盘体1的厚度小于外盘体1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将流体压力螺旋执行机构跟流体管道合成为一体,可以避免流体增压传输造成的回流,实现有效节能,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类液体泵、气体风机、发电机、气体推进器、液体推进器等,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焊接、铸造、注塑方法制备。
本实施例中,多个螺旋叶片3方向一致,螺旋叶片3的排列方向为顺时针或逆时针,螺旋叶片3为等距螺旋式或渐开螺旋式,多个螺旋叶片3均为等距螺旋式或均为渐开螺旋式或等距与渐开混合式,螺盘两端内径相同或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手拉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手拉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0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