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温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0057.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宇;杜慧兰;王欣;常云举;程周恺;李晓明;霍兆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纽卡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B60H1/32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温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夏天,汽车车厢因太阳暴晒处于高温状态,驾车人或乘车人可能因此中暑、烫伤,甚至危及生命。在冬天,汽车车厢处于低温状态,车厢内温度较低,使驾车人和乘用人感到不适。虽然汽车配备的空气调节装置能够改善这种状况,但是使用汽车空调必然消耗能源且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有效果,运转时,相关设备容易老化磨损,缩短汽车设备的使用保养周期。冬季加热时如果使用燃油发动机余热供暖,还容易造成车厢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会不断升高,驾车人或乘车人可能会因为中毒而感到头晕和四肢无力,甚至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温装置及汽车,该调温装置可实现温度的调节,且无需消耗能源,通过安装该调温装置使汽车既能在夏季抑制车厢内的温度升高,也能够在冬季促进车厢内温度的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温装置,包括上下排布的反光板和集热板,所述反光板与集热板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于所述通风通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反光板打开或闭合所述通风通道的上侧;于所述通风通道的纵长方向上,所通风通道的两端为开口,所述通风通道的横截面上设置有闸板。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为百叶窗结构或抽拉式结构或卷轴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闸板为两块,且分别设置在通风通道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光板的上方或者下方的透光板。
进一步的:所述调温装置还包括固定所述反光板、集热板和透光板的架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包括汽车顶棚、设置在所述汽车顶棚上的所述调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调温装置通过将反光板、集热板上下排布以在中间形成通风通道,通过关闭反光板以反射太阳光,并通过打开通风通道,以形成传热阻抗,从而降低安装有该调温装置的设备的室内温度,通过开启反光板,使集热板能够吸收太阳辐射进而将其转化为热能,以提高安装有该调温装置的设备的室内温度;由于汽车安装有该调温装置,故可以减少汽车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又由于减少了使用汽车空调从而降低了使用汽车空调所带来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调温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有图1所示调温装置的汽车在抑制温升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有图1所示调温装置的汽车在升温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汽车包括汽车顶棚(未标号)、设置在所述汽车顶棚上的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采用双层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汽车顶棚上的反光板1和集热板3,所述反光板1和集热板3上下排布,且所述反光板1与集热板3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2。于所述通风通道2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反光板1可以打开或闭合所述通风通道2的上侧。于所述通风通道2的纵长方向上,所述通风通道2的两端为开口,所述通风通道2的横截面上设置有闸板7。在本实施例中,反光板1是百叶窗结构,诚然,所述反光板1还可以使用其它结构,比如抽拉式、卷轴式等结构。反光板1采用的材料具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热及耐低温性、耐油性、耐燃性、耐磨性及耐电绝缘性。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反光板1采用百叶窗结构,故,所述反光板1包括若干页片(未标号),每个页片可以旋转,而通过选择反光板1的页片的角度,以调节反光板1闭合程度,进而控制太阳光4照射到集热板3上的面积。通风通道2是夹在反光板1和集热板3之间的狭长通道,由于通风通道2的横截面上设置有闸板7,以控制通风通道2的通风截面,即通风通道2内的空气流速,以实现控制降温速度。为了更有效的控制降温效果,所述闸板7为两块,且分别设置在通风通道2的两端开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纽卡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纽卡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0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尾气热量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压缩机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