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调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8865.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仝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仝向博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调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音响,具体涉及一种音调控制器。
背景技术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响度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响度增加而上升。音调控制就是人为地改变信号里高、低频成分的比重,以满足听者的爱好、渲染某种气氛、达到某种效果、或补偿扬声器系统及放音场所的音响不足。这个控制过程其实并没有改变节目里各种声音的音调(频率),所谓“音调控制”只是个习惯叫法,实际上是“高、低音控制”或“音调调节”。高保真扩音机大都装有音调控制器。然而,从保证信号传送质量来考虑,音调控制倒不是必须的。常用的音调控制器中,有衰减式音调控制器和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器,两者都是由无源RC电路组合,改变阻值以改变RC电路时间常数,以对不同的频率呈现不同的阻抗,达到衰减或提升某一频率范围的目的。但这种无源音调控制器会造成声音的严重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新型提供了一种音调控制器。
一种音调控制器,包括低音衰减网络与高音衰减网络,其中低音衰减网络包括电阻R1、可调电阻VR1与电阻R2,高音衰减网络包括电阻R4、可调电阻VR2与电阻R5,低音衰减网络与高音衰减网络相互并联在一起,电阻R1、可调电阻VR1与电阻R2串联连接,可调电阻VR1的抽头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还分别通过电容C1和电容C2分别与电阻R1、电阻R2相连,电阻R3与电容C3串联后与可调电阻VR2的抽头相连,电阻R4、可调电阻VR2与电阻R5串联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低音衰减网络与高音衰减网络与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接地。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衰减式和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的优点,即电路的失真很小并且控制范围很宽,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音调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新型的主旨。
本新型音调控制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输入端为一桥式电路,包括低音衰减网络与高音衰减网络,其中低音衰减网络包括电阻R1、可调电阻VR1与电阻R2,高音衰减网络包括电阻R4、可调电阻VR2 与电阻R5,低音衰减网络与高音衰减网络相互并联在一起,电阻R1、可调电阻VR1与电阻R2串联连接,可调电阻VR1的抽头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还分别通过电容C1和电容C2分别与电阻R1、电阻R2相连,电阻R3与电容C3串联后与可调电阻VR2的抽头相连,电阻R4、可调电阻VR2与电阻R5串联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低音衰减网络与高音衰减网络与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接地。
本新型中,低音衰减网络由R1、VR1的左臂、C1组成,低音负反馈网络由R2、R3、VR1的右臂、C2组成。高音输入衰减网络由C3、 VR2的左臂、R4组成,高音负反馈网络由R5、C3、VR2的右臂组成。低音调节时,当VR1滑臂到最左端时,低音信号经R1(Cl被短接)接入运放,此时输入串联网络阻抗最小,对输入信号衰减最小,同时负反馈信号经R2-VR1和C2并联一R3送入运放,负反馈阻抗最大,放大倍数最大,低音提升量达到最大;反之,当VR1滑到最右端时,输入信号中的低频信号经R1、VR1全部阻值和R3加到运放,此时输入网络阻抗最大,对输入信号衰减最大,同时,运放输出端负反馈信号经R2(C2被短接)一R3送入运放,此时负反馈网络阻抗最小,放大倍数最小,低音信号的衰减量达到最大。当高音电位器VR2滑到最左端时,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成分经R4-C3加到运放输入端,此时输入信号衰减量最小,反馈信号经R5-VR2全部阻值-C3到运放,负反馈量小,高音达到最大;反之当滑动臂滑到最右端时,输入信号中的高频信号经R4-VR2全部阻值-C3加到运放输入端,此时负反馈网络阻抗最小,放大倍数最小,高音符的衰减量随VR2右滑而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仝向博,未经仝向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8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