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恒温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8536.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付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青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A61M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婕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装置 恒温输液装置 控制装置 螺旋凹槽 可调式 固定卡扣 加热线圈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下端口位置 挂钩 便于安装 空心圆柱 快速稳定 药液加热 医疗机构 保温套 上端口 上端面 外圆周 内壁 同轴 外壁 下端 保温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恒温输液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控制装置、挂钩和保温套。挂钩固定在加热装置的上端面,控制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下端,且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同轴;保温套套设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外圆周面上。加热装置为空心圆柱,包括螺旋凹槽、固定卡扣以及加热线圈;其中,螺旋凹槽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外壁上,且在该螺旋凹槽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固定卡扣。加热线圈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内壁上,且与温度传感器连接。这种可调式恒温输液装置能够快速稳定的给药液加热,且便于安装,方便使用,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患者流量大的医疗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恒温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静脉注射方式治疗患者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模式。无论是伤风感冒这种小病症,还是心肺功能损伤、外伤等大的病症,均会用到静脉注射治疗;只是存在着输液药剂不同和输液计量不同的差异。
当在秋冬、初春季节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时,药水的温度远低于人体温度(随着药水长期储存地的温度而定)。而病房或者注射室往往有空调或暖气,在注射时,一方面会因为药水和室内存在温差,导致在输液管内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且一部分微小气泡会随着药液进入人的静脉,可能造成患者不适,存在引发患护冲突的隐患;另一方面,因低温药水持续进入静脉,导致人体局部冰凉、发麻、疼痛、周身寒冷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短时间内低温药水持续进入机体,增加了患者内热能的消耗,进而应激能力降低,机体不能适应这种突然的冷刺激,继而出现血管收缩、肢体畏寒等临床症状。以上的问题均是因为药水的温度过低造成,即若能解决药液温度低的问题,就能够规避药水汇聚气泡和患者不适的问题。
目前已有不少关于给静脉注射液进行加温的专利,比如:专利号为CN201620241916.0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控式恒温输液加热装置”。这种加热装置是固定在输液支架上,对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药水进行加热的装置。但是这种装置首先需要在更换药水瓶或药水袋时频繁重新安装,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其次,短时间内很难用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影响药性)将大量的药液加热均匀,在实际操作中会使得患者时冷时热,更加不适;再者,药水容器的不同特性也会影响加热速度和加热效果。
另外,专利号为CN201520260346.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用恒温输液器,该实用新型恒温输液器采用圆柱形加热筒,加热筒外壁上设置有竖直进液管槽、与进液管槽连通的螺旋槽、与螺旋槽连通的竖直出液管槽,所述出液管槽的入口和进液管槽的出口在加热筒的同一端面边沿处,该端面上还设置了一个旋转盖,该旋转盖上有与所述入口和出口形状、大小对应的开口。由竖直进液管槽、螺旋槽、出液管槽构成输液管的绕管加热路径;且加热筒外壁上套设一透明保温筒,其与所述旋转盖螺纹连接;所述加热筒内部设置有发热材料。
这种恒温输液器解决了对比文件1中对药水瓶或袋加热导致加热时间长、效果差的缺陷,但是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竖直进液管槽、出液管槽、螺旋槽作为加热路径,使得绕输液管程序繁琐;
2.对输液管螺旋槽底部的部分没有固定,导致输液管在该位置易松脱,达不到有效的加热效果;
3.以螺纹方式固定保温筒也会浪费医护人员时间。
综合以上,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的给药水快速加热,但是实际应用中加热效果不稳定,且使用工序繁琐,不适合大医院普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恒温输液装置存在输液管缠绕程序复杂、繁琐,输液管易脱离加热装置,以及保温装置安装耗时长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恒温输液装置,这种可调式恒温温输液装置能够快速稳定的给药水加热,且便于安装,方便使用,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患者流量大的医疗机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青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青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8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过滤注射针头
- 下一篇:急诊内科双用式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