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新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7652.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5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梦;刘保献;焦夕钰;张大伟;王焱;李海军;安欣欣;景宽;王陈海;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F24F7/04 | 分类号: | F24F7/04;F24F11/89;F24F13/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 |
地址: | 10004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实验室 新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的回风系统,属于恒温恒湿实验室领域,包括恒温恒湿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内设置有工作室和设备间,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送风仓,工作室和设备间之间设置有混风仓,所述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孔板吊顶,送风仓内设置有送风管;恒温恒湿实验室的墙壁外侧开设有新风口,新风口通过新风管道连接至混风仓,设备间内设置有空调机组,混风仓下部的出风口连接空调机组的进风口,空调机组的出风口连接送风管;工作室的墙壁或墙角处设置有回风立柱,回风立柱的下部设置有回风口,回风立柱的上部出风口经回风管道连接至混风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气流循环强度高、风速稳定、温湿均匀、不积尘、稳定性好和满足工作人员新风量需求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恒湿实验室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实验室是通过某些专用设备和技术方法,使其室内符合温、湿等实验要求的恒温恒湿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是物质和产品质量检验把关的基础设施。现有的恒温恒湿实验室送回风方式选用上送风地板回风方式,送风通过风管经散流器送入恒温恒湿实验室内,回风通过高架地板回至空调回风系统。由于恒温恒湿实验室是有人工作的场合,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走动,而且恒温恒湿实验室内需安装较多的高精密仪器,高架地板存在易积尘、稳定性差等缺点,具体缺点如下:
1.气流循环强度低、局部风速大、温湿不均匀:现有技术中采用上送下回风气流组织方式,气流从恒温恒湿实验室上部散流器进入恒温恒湿实验室内,并从恒温恒湿实验室下部的高架地板回至空调回风系统中,气流在恒温恒湿实验室内部的走向为从上之至下的竖直走向,未在恒温恒湿实验室内部进行充分循环,并且,送风是通过风管经散流器送入恒温恒湿实验室内,散流器位置为固定位置,送入恒温恒湿实验室的空气经散流器会出现局部风速过大的情况,对恒温恒湿恒温恒湿实验室温湿度的均匀性无法保证。
2.易积尘:上送下回风气流组织方式为传统型气流组织方式,多适用于计算机机房(无人操作),计算机机房需要防静电、地板下要布置很多的控制线,高架地板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在有恒温恒湿实验室人员工作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内,平时工作产生的垃圾及人员行走产生的灰尘经回风口沉积在回风地板以下,轻微灰尘会随风循环在房间内不停游走,对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3.稳定性差:上送下回风气流组织方式采用高架地板架空形成回风仓,由于高架地板稳定性差,在悬空地面上不适宜安放高精度仪器,而且不能做稳定性恒温恒湿实验室,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封闭、缺氧:现有的恒温恒湿实验室为封闭环境,采用精密空调对恒温恒湿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然而不敢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引入新鲜空气会造成恒温恒湿实验室指标瞬间失衡,恒温恒湿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这样特殊的封闭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中,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缺氧、烦躁等不良反映,工作比较压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新风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恒温恒湿实验室人员在密闭围护结构中新风量需求,避免人员在密闭的环境中因缺氧引起其它身体不适症状,保证恒温恒湿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提高工作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新风系统,包括恒温恒湿实验室,所述恒温恒湿实验室内设置有工作室和设备间,所述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送风仓,所述工作室和设备间之间设置有混风仓,其中:
所述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孔板吊顶,所述孔板吊顶和所述恒温恒湿实验室的屋顶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所述送风仓,所述送风仓内设置有送风管,所述孔板吊顶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
所述恒温恒湿实验室的墙壁外侧开设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口通过新风管道连接至所述混风仓,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空调机组,所述混风仓下部的出风口通过回风软连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口经静压箱连接所述送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7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制品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变压器搬运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