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57491.3 | 申请日: | 2017-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5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玲;郑升祥;宋建农;魏丹;王蒙蒙;王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A01C5/06;A01C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行 气吸式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是针对农业机械精量播种的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密切关注农业发展,其中精量播种是目前农业装备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播种机采用的排种器主要是外槽轮式排种器,传统的外槽轮式排种器排种时易伤种,且播量大,脉动现象严重,虽然现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螺旋槽排种器,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伤种和脉动的问题。
气力式播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精量播种装置时常采用的方案。气力式播种主要有气吸式和气吹式排种,由于气吸式排种器具有更好的精密播种性能,气吸式播种机被广泛的应用于目前的精量播种。目前国内采用的气吸式排种器多为单圆盘排种器,这类排种器相对于机械的排种器有效的解决了排种脉动的问题,排种精度和数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这种单圆盘排种器需要较高的气密性,对整体装置的加工精度要求高,而且该种排种器每个播种装置单体只能播一行种子,造成了播种机整体行间播种装置单体数量多,尤其不适用于目前一些作物如玉米、小麦的宽窄行播种方式,也极易造成在免耕播种时的农机具的堵塞。近年来,也有人设计了一种将两个单圆盘气吸式排种器组合成一个排种器的气吸式排种器,但这种组合式排种器的组合部位气密性较差,而且装置幅宽较大,整机笨重,通用性不强,易造成播种机的行间堵塞。
目前,播种机播种时,种子多是从排种器排出后再经由输种管直接从高位落入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内,由于种子从高处落下,种子落入土壤时具有较高的速度从而造成种子在种沟内弹跳,导致种子在种沟内分布的均匀度较差。传统的开沟器多只起到了开沟作用,目前也有一些开沟器具有沟底成型功能,开沟同时创造出平整的种床,但仍未能解决种子从高位落下的弹跳及分布不均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气密性良好,具有精量播种的功能使种子在种沟内分布均匀的播种机以满足目前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考虑到目前的新农艺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所述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的每个播种单体能一个气室播两行种子,结构简单紧凑,气密性良好,同时该播种机的开沟器带有种槽,具有精量播种的功能使种子在种沟内分布均匀。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包括机架1、U型夹4和播种单体5;所述机架1包括横梁2和三点悬挂装置3,所述三点悬挂装置3固定连接在横梁2的前部上方;所述播种单体5为一组以上,依次与横梁2固定连接;
所述播种单体5包括仿形四连杆6、播种单体机架7、种箱8、气吸轴9、一室双行排种器10、输种管a11、输种管b12、带种槽的开沟器a13、带种槽的开沟器b14、镇压装置15和动力传动装置16;其中,所述仿形四连杆6的前端通过U型夹4与横梁2固定连接,播种单体机架7的前端与仿形四连杆6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的前端固定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上部,种箱8固定在一室双行排种器10上方;带种槽的开沟器a13与带种槽的开沟器b14并排布置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中间下部,镇压装置15活动安装在播种单体机架7的后端下部;
所述一室双行排种器10包括排种器传动轴29、左排种器壳30、限位环31、主动吸种盘33、从动吸种盘34、右排种器壳36、气吸轴9、气吸轴定位环38、轴承与气吸轴密封环39、密封轴承40、轴承与吸种盘密封环41、轴承座42和挡气块43;
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6包括传动轴24、中间动力传动链轮25、链条26、排种器链轮27和中间动力传动轴2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动吸种盘33的左侧中心设有圆柱凸台,圆柱凸台的中心设有非通孔的内螺纹孔;排种器传动轴29的右端设有与圆柱凸台中心内螺纹孔连接的外螺纹,排种器传动轴29的左端活动安装于播种单体机架7的左侧上横梁,左排种器壳30活动安装于排种器传动轴29上;限位环31活动安装在排种器传动轴29的表面,限位环31的左端与左排种器壳30接触,右端与主动吸种盘33的圆柱凸台接触;
主动吸种盘33的右侧圆周边缘上设有非通内螺纹孔,从动吸种盘34的圆周边缘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从动吸种盘34与主动吸种盘33之间设有吸种盘密封圈44,吸种盘密封圈44上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主动吸种盘33、吸种盘密封圈44和从动吸种盘3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动吸种盘33与从动吸种盘34之间形成密闭气室,挡气块43位于密闭气室内并与气吸轴9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7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实现生物覆盖的秸秆抛洒播种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间作精播施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