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6789.2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李玉昌;王军;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B65G47/8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动式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棒机构,特别适用于3000T及以上铝型材热挤压机的铝棒加热炉加热前的自动上棒。
背景技术
铝型材热挤压机为连续生产设备,就挤压设备而言,大致流程为:铝棒加热→热挤压→牵引→拉直→锯切。一般生产线配备的加热系统采用行车提前将铝棒放置在上棒台上,需要专门安排一人进行此项工作,且在挤压过程中,需要人为操作控制推棒时间。由于原先采用的是手动使用行车吊棒,对生产连续性存在影响,很难做到精准操作,要么推棒过早,要么推棒过晚,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不仅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产品的优良率低,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人工手动使用行车吊棒存在的生产不连续、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的稳定性高、优良率高,能够连续稳定运行的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它包括顶棒机构、推棒机构、自动控制机构。所述的顶棒机构含有顶棒平台、丝杆、电机、挡墙,挡墙坐落在地槽地面上,顶棒平台与挡墙之间以滑面的方式相接,以方便顶棒平台沿着挡墙表面上下滑动,丝杆与顶棒平台螺纹配合,丝杆的下端与安装在地槽地面上的电机连接;所述的推棒机构含有基座平台、推棒顶头、推棒气缸、推棒滑道,基座平台坐落在地槽地面上,推棒滑道安装在基座平台上,推棒滑道的出棒端与铝棒加热炉的进口相连,推棒气缸与推棒顶头连接,推棒气缸位于推棒滑道的外侧,推棒顶头的顶头对着推棒滑道的推棒方向;在顶棒机构与推棒机构之间设有铝棒滑台,所述的铝棒滑台安装在挡墙上,所述的铝棒滑台的进棒端的高度等于或稍低于顶棒平台运行至最高位置的高度,所述的铝棒滑台的出棒端位于推棒滑道上,以便于铝棒自然滚落到推棒滑道上。
为了实现与铝型材热挤压机的联动,并精准控制铝棒的提升、推送,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自动控制机构含有PLC自动控制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与铝型材热挤压机主缸信号及顶棒机构上限位行程开关、顶棒机构上行到位行程开关、顶棒机构下行到位行程开关、顶棒机构下限位行程开关相连。
为了防止铝棒在推棒滑道上掉落,并控制铝棒在推棒滑道上按照设定的方向运动,在推棒滑道的外边设有防掉落档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消除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不连续、作业不稳定问题;
(2)减少了一个上棒的人工成本,减少了人为操作造成的时间浪费;
(3此系统由挤压机主缸信号做为起点,全程PLC自动控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与效率性;
(4)PLC全自动控制实现了时间的统一性,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为产品优良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节约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在捆绑的铝棒位于成捆铝棒摆放垫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在捆绑的铝棒铺开后位于待上棒铝棒摆放垫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在第一根铝棒被顶至最高点时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在第一根铝棒自动滚动至推棒滑道时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档板;2-成捆铝棒摆放垫底;3-待上棒铝棒摆放垫底;4-两端档块;5-顶棒平台;6-丝杆;7-电机;8-顶棒机构上限位行程开关;9-顶棒机构上行到位行程开关;10-顶棒机构下行到位行程开关;11-顶棒机构下限位行程开关;12-铝棒滑台;13-推棒滑道;14-防掉落档板;15-推棒顶头;16-推棒气缸;17-铝棒加热炉;18-基座平台;19-铝棒;20-地槽;21-垫底地面;21'-地槽地面,22-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连动式的自动上棒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6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禽鸟类在循环输送线上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状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