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5994.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谭学军;王逸贤;徐伟;刘战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套管 连续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多,污水处理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生量已达到5000万吨左右。污泥经脱水、堆肥、干化等处理后,可通过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途径进行资源化处置。污泥中富集有大量来自于污水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处置之前必须对污泥进行取样检测,以免产生二次污染。
污泥经脱水、堆肥、干化等方式处理后,通常呈固态或者半固态,污泥堆体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取样时需要采集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污泥样品以保证代表性。采样铲是常用的固态/半固态样品采集设备,但在采集不同位置污泥样品时,通常需要把污泥堆体挖开以露出取样断面,采样工作量大、操作条件恶劣、易造成臭气扩散产生二次污染。
李燕等实用新型了一种污泥抽提取样装置(CN201520973842.5)、姜松燕等实用新型了污泥取样器(CN201320687905.1)、张新喜等实用新型了生物污泥原态采样器(CN201620083202.1),提出采用抽提、抓取等方式对污泥进行取样,但针对的是河道底泥、生物反应池污泥等处于水面以下的污泥,且无法精确的对不同深度污泥进行取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用于快速、精确、便捷采集污泥堆体不同深度样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包括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与外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外套管下部设置锥形钻头,所述外套管内安装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下部设置止回管。
优选地,所述套头上安装有手柄,手柄采用可插接的方式与套头连接。使用时手柄插入套头中,使用完毕后可将手柄从上套头上抽出。
优选地,所述套头上设有排气孔。采样过程中内套管中空气可通过排气孔排出。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由若干段可拆卸的圆管螺纹连接而成,使用时可根据采样深度选择一些圆管,组合出需要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圆管为不锈钢或者坚硬塑料材质,采样时可保护内套管不被压弯。
优选地,所述圆管外壁设置有刻度,以方便准确判断实际采样深度。
优选地,所述内套管由若干段可拆卸的采样管螺纹连接而成,使用时可根据采样深度组合出需要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采样管为透明塑料管,通过透明管可以直接观察到污泥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采样管的材质应不与污泥样品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不干扰污泥样品检测。
优选地,所述采样管外壁可标识样品信息。样品采集完毕,用样品盖盖上,直接标识、保存,无需转移至样品瓶等容器中。
优选地,所述止回管采用锯齿内倾设计。取样装置压入污泥堆体时,污泥可通过止回管进入内套管;拔出取样装置时,由于止回管的内倾锯齿设计,污泥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从内套管中脱落。
优选地,所述止回管外径略小于钻头内径。采样时,止回管既能恰好卡在钻头内不会脱落,又能保证污泥顺利进入。
优选地,所述钻头采用锥形,以减少取样装置压入污泥堆体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组装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取到污泥堆体不同深度的样品,无需开挖出采样断面,堆体不会受到扰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及其方法,采集的污泥直接保存在内套管中并保留完整柱状,采样管中各段样品互不干扰,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所存在的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套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包括套头1、外套管4、内套管5、锥形钻头6、止回管7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1与外套管4螺纹连接,所述外套管4下部与锥形钻头6螺纹连接,所述外套管4内安装有内套管5,所述内套管5下部与止回管7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5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操控车辆前灯的激光照明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油检测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