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接式自卸车驾驶室用安全骨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5883.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明;张杰山;董磊;孟庆勇;秦红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2D33/06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卸车 驾驶室 安全 骨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接式自卸车驾驶室用安全骨架结构,属于矿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铰接式矿用自卸车具有载重量大、工作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水利、港口等重大基建项目。由于铰接式自卸车经常工作在极其恶劣的工况下,导致翻车事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司机室在车辆意外滚翻状况下,能够对驾乘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市场上运行的铰接式矿用自卸车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铰接式自卸车产品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唯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立足于市场,与国外垄断企业同台竞技。FOPS/ROPS驾驶室作为整机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着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鉴于此,开发出一种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的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骨架成为一种必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接式自卸车驾驶室用安全骨架结构,提供一种结构稳固的驾驶室骨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铰接式自卸车驾驶室用安全骨架结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顶部前横梁、A柱、顶部纵梁、顶部中横梁、B柱、C柱、底部纵梁、底部后横梁、底部中横梁、底部前横梁和顶部后横梁;
所述顶部前横梁、A柱和底部前横梁形成前圈梁部;所述A柱的两端分别连接顶部前横梁和底部前横梁;
所述顶部中横梁、B柱和底部中横梁形成中圈梁部;所述B柱的两端分别连接顶部中横梁和底部中横梁;
所述顶部后横梁、C柱和底部后横梁形成后圈梁部;所述C柱的两端分别连接顶部后横梁和底部后横梁;
所述顶部前横梁、顶部纵梁、顶部中横梁和顶部后横梁形成顶部圈梁部;所述顶部圈梁部上设置有顶板;
所述底部前横梁、底部纵梁、底部中横梁和底部后横梁形成底部圈梁部;所述底部圈梁部上设置有底板;
所述前圈梁部、中圈梁部和后圈梁部、底部圈梁部和顶部圈梁部组成箱型骨架结构,前圈梁部所在面记为箱型骨架结构的前面,顶部圈梁部所在面记为箱型骨架结构的顶面;所述箱型骨架结构的两个侧面上、背面和顶面上均设置有蒙皮;所述箱型骨架结构中焊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外沿均与箱型骨架结构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圈梁部还包括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A柱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同侧的所述A柱和B柱之间还设置有侧前纵梁。
进一步地,位于同侧的所述C柱和B柱之间还设置有侧后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后圈梁部还包括后横梁;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C柱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横梁与底部后横梁之间还设置有后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圈梁部还包括顶部中前横梁和顶部中后横梁;所述顶部中前横梁位于顶部前横梁和顶部中横梁之间;所述顶部中后横梁位于顶部后横梁和顶部中横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中前横梁和顶部中后横梁均与顶部中横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安装座,另一侧设置有翻转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上还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至少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驾驶室安全骨架结构具备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兼具变形吸能作用,可更好地防止车辆在意外滚翻过程中,骨架钢梁断裂或变形过大侵入DLV区域对驾乘人员带来的致命性伤害;顶部的高强钢板以及所构建的顶部圈梁结构可起到落物防护作用,可有效避免土石方物料侵入DLV区域对驾乘人员带来的致命性伤害,起到落物防护作用。翻转支座的设计安装可实现驾驶室的翻转,提升了整机维修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5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